浦東新區是上海的一個行政區域,位于貫穿上海市區的黃浦江東側,面積522.75平方公里,人口1534萬。由于歷史上黃浦江兩岸沒有橋梁和隧道溝通,浦東雖然與繁華的上海外灘、南京路一江之隔,但經濟發展遠遠落后于上海市區。1990年4月18日,中國政府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 提出以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浦東開發開放為上海發展提供了歷史的機遇。經過八年開發開放,浦東經濟高速發展,城市面貌發生了驚人變化,浦東新區已成為上海新興高科技產業和現代工業基地,成為上海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中國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浦東,依靠上海長期積聚的經濟和社會文化基礎,享有上海獨特的地理優勢、交通優勢、人才優勢和產業優勢,得益于率先改革開放的先發效應,以及政通人和和社會環境,被海內外人士譽為:“進入中國經濟的大門,打開中國市場的金鑰匙,連接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橋梁”。
浦東開發開放以來,浦東新區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1990年浦東開發初期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為60.24億元人民幣。1997年達到608.22億元人民幣,人均gdp達4萬元,是8年前的10倍, 每年平均增長速度超過20%,成為上海經濟新的增長點。
工業經濟是浦東新區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1997年浦東新區工業總產值1357.69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其中國有工業產值483.4億元,增長8.6%; “三資”工業產值457.44億元,增長51.9%。截至1997年底, 浦東新區共有工業企業4458家,從業人數26.35萬元,涉及船舶、冶金、石油化工、 機械電子、輕紡及家電等32個行業大類。上海市確定的汽車制造、電子信息、新型家電、鋼鐵制造、石油化工與精細化工等 六大支柱產業在浦東都有了較快發展。1997年支柱產業值已占新區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體現了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和產業拉動力強的特點。
按照規劃,浦東至2010年集中城市化地區將達200平方公里, 農業用地仍將保留100平方公里。浦東將建成高產、優質、 高效農業生產基地和具有多元化服務功能特征的都市型商品農業基地,加速新區高科技農業產業化。 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發展高科技設施農業,引進了荷蘭溫室大棚,生產無公害蔬菜、 花卉和發展水產養殖業。這里是浦東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樣板,亦成為廣大市民節假日郊游觀光的好去處。 面臨充滿機遇而又富有挑戰的新世紀,浦東新區確定了邁向21世紀的發展目標:到下世紀二三十年代,浦東將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的新城區,使之成為21世紀新上海的象征,成為聯系國際與國內市場的橋梁與紐帶。
今日浦東,已是中國政策優惠,服務完善,投資環境理想的地區之一。未來的浦東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具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一定會把目光投向這里,關注浦東開發帶來的發展機遇,抓住這一極好時機拓展業績。我們熱忱歡迎朋友們與我們共創燦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