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欧美 激情 小说 另类,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xbox高清视频线

中國招商引資信息網,招商引資信息網,招商引資網,招商投資網,招商網,招商投資集群,招商投資全球集群,招商投資全球集群總站,
大同招商引資網
大同市基本概況
來源:網群國際    瀏覽: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北鄰內蒙,東望河北、距北京380公里,南離太原市352公里,實為首都之屏障、全晉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歷史上大同曾為三代京華、兩朝重鎮,在清代以前無不派名將鎮守,既防外來侵略又保京師安危,被譽為“北方鎖鑰”。今日的大同,是京包、同蒲兩大鐵路的交匯點,大秦鐵路的起點,居神府、準格爾新興能源區與京津唐發達工業區的中點;為我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國家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中國雕塑之都”、“鳳凰城”、“中國煤都”之稱;并堪躋中國大古都之列。
    2008年起,大同走上一條新穎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之路。一年一變、三年大變。今日回望這段路程,看到“一軸雙城”的發展思路,看到“一主兩翼”的發展思路,看到“四張品牌”的發展特色,看到歷史文化傳承的發展方向,看到今年完工的十大文物景點修復工程的發展理念,看到大同躋身“中國大古都”之列的發展前景,看到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九屆中國(大同)云岡文化藝術節的發展態勢,看到“大同模式”的發展創新。天下關心大同的人都感到由衷高興:這條路走對了。
    古都大同,歷史悠久,早在2400多年前就開始筑城,早在1600多年前就建都,有著410年的建都史,曾為趙秦名郡,兩漢要塞,北魏京華,遼金陪都,明清重鎮。
    地球賜予大同的位置是北緯40°,東經113°。有趣的是中國九大古都基本分布在三大緯度線上,即北緯40°上的北京、大同,北緯35°上的西安、洛陽、鄭州和安陽,北緯30°上的杭州和南京。更有趣的是,與魏都在同一緯度上,當今竟有十多個國家的首都城市,如北京、巴庫、華盛頓、馬德里、地拉那、索菲亞、安卡拉、平壤、杜尚別、埃里溫等。但相比之下大同比他們更早成為當時中國歷史上主流王朝的國都以及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和重心,歷經410年,其中北魏再此建都96年,之前作為大代南都63年,作為都盛樂時的北魏南都12年,作為遷都洛陽后之北京49年,作為遼、金西京190年。
    古都大同是北方少數民族人主中原建立和北魏王朝首都,在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中有著重要的貢獻,它是民族融合的大平臺,是以鮮卑族為主體的北方各少數民族與漢族交流往來睦處的中心。在此后遼金時期,陪都西京大同,又成為廣大漢族民眾與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的相互融合的重要區域,從而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此,改革開放后,大同成為1982年國家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國務院1984年批準的全國13個較大的市之一。
    作為中國古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文物保護,應是有物可傳,有文可承,如今,大同可以實實在在地打開城門,讓世界的眼光真真切切地翻閱她的歷史和文化。
    以魏都文化為源頭文化和主流文化,鑄就了大同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佛文化、龍文化以及表達與體現它們的雕塑藝術,不論是其歷史文化、文化載體,還是載體藝術,又將大同標示為佛國龍城和中國雕塑之都。同時,古都大同文化也成為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中國民族文化獨特的結晶。北魏,遼金,明清三個政治鼎盛期造就了歷史上大同文化藝術發展的三個高峰期,但大同的源頭文化仍在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近一個世紀,大同成為長城內外民間往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睦相處的大熔爐,也成為儒、釋、道三教激烈碰撞和交織的大熔爐。融合創新了各種絢麗多彩的文化藝術,包括:平城彩繪、魏宮舞樂、魏朝泥塑、魏碑書法、魏葬陶俑、魏都佛教、魏墓壁畫、北魏石雕、北魏碑刻、北魏木板漆畫、平城剪紙,等等。尤其是北魏創新的的魏碑體系書法,是中國書法的重成部分,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同還云集了各個時代的雕塑絕世精品,特別是云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等雕塑藝術的頂峰。趙秦、北魏、遼金、明清四層文化結構形成了大同名城歷史文化的主題:魏遼佛教文化、魏碑書法文化、邊塞衛戌文化、內外長城墻堡文化、魏遼雕塑文化、遼金彩繪泥塑文化、云岡石窟文化、北岳恒山文化、元代戲曲文化,使大同的歷史淵源分外久遠,文化淀積分外厚重。
    古都名城大同的文物保護單位、館藏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集中體現了大同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在大同歷史上形成的人文景觀,景點集中,本土文化特色突出,尤其北魏石窟、清代寺廟、明代龍壁、遼代寶塔,備顯時代特征。萬劫之余,全市仍留存古墓葬,古石窟、古遺址、古建筑388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省級20處,市級346處,以及9.7萬余件館藏文物。熟知的有世界文化遺產北魏云岡石窟,它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的珍貴資料;有舜帝封為“北岳”的恒山;還有康熙命題的清真大寺,徐霞客稱為“天下巨觀”的懸空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遼重熙和清寧佛寺華嚴寺,建立年代最早(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體積最大的九龍壁,北魏平城遺址,北魏金陵,方山文明太后陵遺址,靈泉宮,靈泉池,北岳恒山懸空寺,遼金古建筑善化寺大雄寶殿、天王殿、普賢閣、華嚴寺薄迦教藏殿、大雄寶殿,遼金明清彩塑、壁畫,明清大同府城城垣、里坊以及代王府照壁九龍壁、廣智門和宮殿遺址等。其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多樣,工藝之高雅,在眾多中國古都中也甚為罕見。
    大同古城做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很高。杜牧詩云:“云中四百二十巷,多少院落煙蒙蒙”。現存的大同古城歷史風貌和街巷格局,是明代大同府城在北魏、隋唐、遼金、元代時期土城基礎上傳承延續下來的,存有國內少有的街巷里坊格局和中國古代城墻城防布局。明代古城大同,平面形如鳳凰,史稱“鳳凰城”,即北門外的方形月城是鳳頭。南門外的“Y”形月城呈鳳尾。東、西門外的甕城即為鳳凰翅膀。但由于東西門外布局大小呈不對稱狀,故美稱其為“鳳凰單翅展”。城內主次干道框架構成“三經三緯”棋盤狀,再經寺殿與民居等建筑疏密相間的恰當點綴,便構成了斑駁陸離的鳳身,此乃不同于北方其他古城形體格局。
    分布在古城大同古建筑大體有三類,即宮府署衙、寺廟殿宇和名門大戶。它們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北魏、遼金和明清三代的建筑風格和布局。北魏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重要時期和鼎盛階段。據記載,太和初年,全國共建佛寺6478所,京師平城逾百。遼金時,大同御賜陪都西京,又建上、下華嚴寺、善化寺等巨剎名寺十座。明清間,大同再建100余座佛寺、尼庵、道觀。極目全城,寺廟林立,星羅棋布,古建鱗次櫛比。正如明末周昂詩云:“浮屠百丈群城東,鎮日凝煙灶梵宮。幾度登臨窮絕頂,此身凝在半空中。”
    民居是大同古城的主體建筑。其最鮮明的特點是門樓巍巍,門道悠悠,庭院深深。置身街巷,那些造型各異的門樓不僅點綴街景,顯示出街道建筑的節奏和韻律,而且成了區分貴族富豪、身份顯達的標志。100年前,人們往往自豪地自稱是鳳凰城的居民,而今居民重新把這種信心樹立起來。

    長城加方城,是大同古都的特征。也是萬里長城47個沿線城市中唯一被內外長城夾包著的歷史文化名城。你看大同,城池城堡,星羅棋布;城垣城廂,壁壘森嚴;城外有城,城郭相望;城內有城,城樓環眺;城門上百座,城墻數百里。地處晉冀內蒙交界的大同,在地理地勢上即黃土高原東南邊緣的大同盆地,在古代戰略上卻為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它是進入華北平原和中原大地的咽喉要道和戰略跳板。它“東連上谷,南達并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帝王欲興必據要沖。于是,周帝、趙王、秦王、漢武、北魏、明朝等歷朝歷代在此大興土木、構筑城墻。明朝更甚,1372年徐達依舊城重建大同城;1391年明太祖封其第十三子為代王藩鎮大同,修建長城、新建邊城五堡、添建烽火臺;1522年翁萬達在大同重新構筑內、外兩道長城,“屏全晉而拱神京”,故有“北方鎖鑰”之稱。
    大同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于四季鮮明,晝夜溫差大,干濕交替強,非常適宜高寒作物生長,生產小雜糧,如糜子、黍子、苦蕎、莜麥、紅豆、黑豆、綠豆、扁豆、豇豆、黃芥、胡麻等。是我國重要的高寒雜糧產區。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曾這樣描述魏都大同的自然景象:“長塘曲池,水夾御路”,“弱柳蔭街,絲楊被浦”。直到清代《云中郡志》還有著“滴翠流霞,川原欲媚;坡草茂盛,群羊點綴,挹其芳瀾,郁蔥可冷”的記載。大同所在的盆地,是由數萬年前的大同湖地質演變而來,中間平間,西面環山,海拔1050至2450米。這里豐水,豐草,豐林木,豐礦產,人稱聚寶盆。煤炭資源豐富,煤炭儲量大,埋層淺,煤質好,具有“三低一高”(即低硫、低磷、低灰分、熱值高)的優點,是稀有物質動力煤和化工原料煤,號稱工業細糧中的上品。此外,石墨、石灰石、高嶺土、玄武巖以及金、銀、銅、鐵、鋅礦藏也很豐富。
     大同煤供應著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2600多家大中型企業,遠銷歐、亞、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9%的火力發電站、5%的煤氣發生爐,21%的工業鍋爐燃燒的是大同煤。大同又是華北地區重要的電力生產基地,直接擔負著向京、津、唐的供電任務。重要的能源基地,始終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和重視。
    公元1044年,遼太宗升大同為西京,重新用“大同”這個美好的城名希求這里的各民族友好睦處,平等往來,以鞏固其統治。其實,無論是和平之城的平城,祥云之中的云中,還是大千歸同的大同,也總使人充滿信心和神奇的力量。
     一是公元200年,漢高祖劉邦征討匈奴中計被包圍在大同城東7里的白登山7天7夜,但終于被救駕與大同城內。歷史告訴劉邦:幫助他起死回生的是大同。
    二是魏都南遷洛陽,引發六鎮叛魏,使北魏王朝元氣大傷,從此走向衰落。歷史告訴孝文帝:帝王離不得大同。
    三是元初,成吉思汗親自率兵攻打大同并最終占領這塊理想的戰略根據地,從此,元軍南下西進、戰果累累,譽大同為“元代勛城”。歷史告訴成吉思汗:汗馬功勞就數大同。
    四是明末,李自成由大同集結休整軍隊,然后直攻北京,推翻明王朝。歷史告訴李自成:成功離不開大同。
    五是清末,慈禧攜光緒皇帝逃難西安路徑大同時,登上東街太平樓,縱覽全城,一派街景繁華,勝似京城。她不禁贊嘆:“大同真乃福地寶城”。
    六是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大同,盛贊“大同是一座宏偉而美麗的城市”,并以《馬可•波羅游記》把大同帶給世界,告訴天下。
    2008年,奧運火炬傳遞線路經過大同,世人發現大同正在悄然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都說,中國迎奧運,大同交好運。史無前例的真正的“大同走向世界、世界擁抱大同”的時代到來了。
    作為中國古都,世界的腳步其實早已在大同歷史上留下了足跡,兵馬進退、商旅輻輳、宗教傳布,同煤外運,促進了大同的易貿貿易、通貨貿易和生產力發展。“九邊生齒日繁,守備日固,田野日辟、商賈日通”。明末清初,大同商業進入鼎盛時期,其商路南跨江淮,北達沙俄,稱作“茶馬之路”:南來煙酒糖布茶、北來牛羊駱駝馬。當時全國對外通商有五條陸路,其中兩條經過大同,由此輸出大量的絲綢紡織品、珠寶及金、銀、銅器,因而又稱為“佛都絲綢路”。同時,大同駐軍眾多,造成了疆場經濟畸形繁榮。“九邊如大同,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慕名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天下人都朝這走。法國前總統蓬皮杜、英國前首相希思、荷蘭女王貝雅•特里克斯、意大利前總統科西加、瑞典三軍總司令榮上將、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等都曾蒞同訪問覽勝。
    2008年以來,本屆市委、市政府毅然決定確立“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發展戰略和推進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態名邑和經濟強市的“三名一強”建設。計劃用五年左右時間,投資100億元,全面恢復大同古城歷史面貌,徹底整治云岡石窟和恒山懸空寺周邊環境,全力打造好中國古都、云岡石窟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恒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四張品牌。真正讓文化品牌產業名大同、興大同、富大同。用文化旅游大景區、大產業,打造“民族魂、中國牌、世界寶”的品牌效應。

    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基本思路和做法有六個基本走向,即從舊城改造走向古城保護,從文物單位保護走向整體保護,從保護發展兩相對立、顧此失彼走向兩全其美、相輔相成,從文物造假走向修舊如舊,從千城一面的個性泯滅走向“大同模式”的特色張揚,從文物保護包袱走向文化產業創新。這樣的思路,確保了保護與發展雙贏,傳承與創新同興;這樣的做法,即保證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修復工程的科學性,也保證了實現鄭振鐸、梁思成先生提出的避開文化遺產而規劃建設新城區的先進性。
    當今大同城市建設發展來源于新的規劃理念,古城與新區分開發展的模式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關注,認為是“大同模式”。為了把名城保護和文化復興戰略真生落到實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軸雙城、分開發展;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的規劃大思路。聘請國內外頂級規劃設計的知名專家,在國家、省的大力支持下,全面開展工作。以御河以東,規劃40平方公里的新區;在御河以西,全面恢復大同古城歷史面貌,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一軸雙城”正是體現了這個大思路、大思維,就是把御河作為縱軸線,御西保護古城,御東建設新城;一個傳統,一個現代;一個文化,一個生態;一個鉤沉歷史,一個展望未來;一個回想空間,一個理想空間;形成強烈對比。古城在保護中增值,新城在建設中崛起;各自發展,各有收獲;互不浸蝕,互不排擠。真正體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格調。

     同時,文化復興工程全面推進,“一主兩翼”(以歷史文化名城為主體,左翼有云岡大景區,右翼有恒山大景區)框架基本形成。(一)完成大同古城東城墻、華嚴寺、善化寺、文廟、關帝廟、帝君廟、清真寺、純陽宮、法華寺、華嚴寺廣場等名城保護十大工程,又啟動南城墻、代王府、書院、府衙、城隍廟、北魏明堂、鼓樓東西街、鐘樓南街步行街、清真寺廣場、東小城等十大工程,中國傳統建筑神韻初步展現。(二)云岡大景區,建設整治工程治理區域220萬平方米,總投資17億元,景區比原來增加10倍,完成景區周邊一鎮五村搬遷、鄰近石窟的339省道改線。景區內山堂水殿、禮佛大道、曇耀廣場、游客中心、演藝中心、博物館、商業街、研究院等景觀、功能建筑主體,掩映在42.7萬平方米得綠樹叢中。復現了北魏酈都元《北經水經注》中“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的描述。這樣的環境也使石窟主景更加雄偉壯觀,“真容巨狀,世所法稀”。(三)恒山大景區綜合整治工程總投資10億元,歷史街區、懸空寺景區、岳門灣建設進展順利,呂律神祠修復竣工。
    同樣,城市規劃建設強力推進,實現了市委、市政府向人民“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莊嚴承諾。城市規劃展示館對外開放。投資110.7億元改造建設了90條道路和9座橋梁,超過230公里;新增城市綠地面積2000多萬平方米;百姓安居工程住房20多萬套;拆遷面積1000萬平方米;垃圾發電廠和東效污水廠中水回用工程投入運營;城市數字化管理平臺啟動;機械化清掃面積達到60%;實施9個城中村改造,建筑面積209.9萬平方米;爭取國家和省資金28.09億元,總量超過前二十年總和;榮烏、大呼、大天、大渾、渾廣5條高速公路全部奠基開工,總長393公里,總投資202.6億元。總投資12.3億元的208道改線工程準備工作就緒;完成投資3億元的機場改擴建工程;大同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開工建設;大同至張家口鐵路客運專線前期工作順利進行;明年,大同將實現高速公路由縣縣零公里到縣縣通的歷史性跨越。三年來,由于自始自終堅持名城保護同壯大旅游文化產業相結合,同改善民生相結合,同提升城市品位相結合的原則,因而,名城文化、名都旅游、名邑生態、城市經濟,形成鏈條,良性循環,達到了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戰略目的。
    天下看大同,古都展新貌。大同的變化日新月異,井然有序,與眾不同。一個獨具魅力的新大同就在您們面前。歡迎四方朋友來大同!
著名景點
    云岡石窟、北岳恒山、懸空寺、善化寺、華嚴寺、九龍壁、平型關戰役遺址。
地理位置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東經112°34′-114°33′,北緯39°03′-40°44′。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豐鎮、涼城縣毗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 忻州市相連,東與河北省陽原、淶源、蔚縣相接。總面積1417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700-1400米之間,全市總人口331.8萬人(2010年)。
    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迎賓街。郵編:037008。代碼:140200。區號:0352。
環境變遷
  大約在二三百萬年前,大同一帶是一片浩瀚的湖水,考古工作者把這個湖叫“大同湖”,它是個封閉的內陸湖。那時候這里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參天喬木遍布湖畔。野馬、披毛犀、大角鹿在這里追逐奔馳;多刺魚、鯉魚在湖中自由嬉戲。據考古工作者考證:隨著地殼的升降運動和干濕交替,大同湖發生過無數次變化,最后于數萬年前悄然消逝了。
  北魏時期,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詳細記載了魏都大同城的環境狀況。在《云中郡志》中還記載著大同景物“滴翠流霞,川原欲媚。坡草茂盛,群羊點綴。……挹其芳瀾,郁蔥可冷。”這些都說明過去的大同地區曾經是草木豐盛、風景秀麗的好地方。
大同山水
  大同地區周圍群山環列,有采涼山、馬鋪山、金山、半稔山、六棱山、七峰山、西巖寺山、武周山、雷公山、野狐嶺、孤山、方山等,北連陰山、南接恒岳,海拔都在一千至兩千米之間。若以畫家“春山淡冶而如笑”的筆法,恐怕難以很好地再現這種重巒疊嶂的嵯峨雄偉。另外,在群山之中,有鎮川、云岡、口泉三條峪溝婉蜒貫穿其間,成為連接市境的三條主要通道。
  大同河流大大小小多達二十幾條,象蒲扇般伸展于全境,并全部交匯于桑干河。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甘河,及較小的淤泥河、西溪澗、玉母河、四河、鎮川河、卷子河、開山口河等,由于它們均為季節性河流,所以冬夏河水流量懸殊,平時水不及膝,有時甚至干涸。
  宋代詩人翁卷曾留下這樣的詩句:“閑來上山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野望》)但愿人們都能忙里偷閑,走出城郭,與迎寒關暑的大同山水交個朋友,以體味自然之趣。
大同氣候
  大同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影響,四季鮮明,令人喜愛。
  春季里氣溫回升很快,平均氣溫6.5~9.1℃,總是乍暖還寒。多大風,降雨較少,平均降水量僅為56.1mm,占年降水量的14.6%。
  夏季氣候溫和,平均氣溫在19~21.8℃之間,雨水集中,平均降水量為246.9mm,占全年降水量的64.3%;人們常說“萬紫千紅總是春”,但大同萬紫千紅之時卻在夏季。大同的夏天涼爽舒適,多溫和的東南風,旅游者們多于夏季來此避暑勝地觀光。
  秋季來臨后氣溫便逐漸下降,平均氣溫在5.8~8.4℃之間,平均降水量為72.96mm,占全年降水量的19%。這時碧空萬里、天高氣爽。微微的清寒,頗令人感到愜意。
  冬季較春夏秋三季就顯得漫長了,它長達四個多月,盛行西北風,日短天寒。平均氣溫在-12.8~-6.3℃之間,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是-11.3℃。冬季會下幾場雪,使整個城市銀裝素裹,平均降水量為8.06mm,占全年降水量的2.1%。此季雖然戶外寒冷,1967年1月15日極端最低氣溫竟達-29.1℃,但本地人們工作、學習、娛樂場所及住宅,皆有暖氣或火爐取暖,室內十分溫暖,反而比南方宜人。
地質地貌
  大同市在大地構造上處于華北地臺的山西臺背斜與陰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為北口隆地,西南為大同──靜樂凹陷,東南為桑干河新斷陷。本區域在多期的地殼構造變動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構造形跡,尤其以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影響最為明顯,新構造運動相當發育、地震活動也較為頻繁。
  在地貌構成上,大同的山地面積為27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3.4%;丘陵面積為11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6.6%;平川面積為626平方公里,僅占總面積的30%。其中,山地、丘陵主要集中于西、北及東北部地區,而平川區位于東南部。這就構成了大同市西北高、東南低,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主要特征。

 


 

項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費發布服務,但對信息的合法性、實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名錄資源由會員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傳,個人信息均經處理后發布,如有遺漏戓涉嫌侵權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請將“該頁網址和需修改及刪除的內容”發至本站郵箱戓留言給我們處理。凡注冊會員并發布信息或名錄資源的,均可定期獲得全球項目參考及合作機會。本站名錄資源概不對任何第三方開放,更不提供如交換、出售及查詢等服務!
項目合作及建議請留言:請理性留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姓名: 手機: QQ號: 微信: 郵箱:
驗證碼 點此換一張
關于我們 招商培訓 代理招商 代理投資 代理融資 代理政策 戰略伙伴 服務外包
廣告報價 匯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費發布 網群建設 誠聘英才 網站導航 設為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