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古時稱為安邑,因我國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號稱“華夏第一都”。夏縣位于山西省南部、運城市偏東南,中條山西麓。南同蒲鐵路、大運公路、太三公路穿境而過。 全縣總面積1352.6平方公里,地貌為“七山二川一丘嶺”。共有耕地59萬畝,總人口34.27萬,其中農業人口29萬,占93%;行政建制6鎮5鄉、256個村委會、812個自然村,夏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相傳是嫘祖養蠶、大禹建都之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古跡較多。現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和革命遺址共69處,其中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6處。其中主要有:溫泉療養院、司馬光祖墓等。夏縣是革命老區,又是傳統的農業縣。戰爭年代,先后有1258名優秀兒女為國捐軀。解放后,夏縣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發揚革命傳統,艱苦創建家園。50年代,四旁綠化名揚全國;70年代,棉花生產譽滿中原,成為華北第一個畝產百斤皮棉的先進縣;90年代,節水農業成績突出,被列為全國總理基金節水農業示范縣。
近兩年, 夏縣狠抓農業、大辦工業、主攻財政、夯實基礎,在工業、農業特別是道路建設方面成績突出,戰果輝煌。全縣經濟正持續、穩定、快速地發展。
全縣地形復雜,山巒重疊,丘陵平川起伏交錯。東有中條山護衛,西有稷王山把守,鳴條崗橫臥其中。整個地貌為東西長,南北窄,東面高,西 面低,中間平,山地多,平原少,海拔在250—1583米之間。總面積1352.558平方公里,有“七山二川一丘陵”之稱。其中東部為中條山區,地勢高峻,石多土少,面積為874.85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4.68%;峨嵋嶺從北到南,鳴條崗橫貫其中的丘陵地區面積為13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61%;涑水河、青龍河從縣境穿過,流經地帶為平川區,面積347.7平方公里,占25.71%。總耕地面積69.7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34%。其中水澆地36.3萬畝,占總耕地的52%;山區耕地面積130700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18.8%;農業人口人均耕地2.2畝。全縣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57人,多數人口集中在平川地區。
縣境內基巖露頭均分布于東部,即縣城、南關村--三坡底一線以東,橫跨斜貫整個中條山中部。地層自西北向東南,由老而新。各時代地層呈北北東--南南西向寬條帶展布,自縣城之東至泗交,寬約15公里,主要為太古界涑水群古老變質雜巖分布;自泗+交向東至架難能可桑--洞溝一線以西,寬約15公里,為下元古界中條群,包括店頭亞群。本縣亞群和擔山石亞群依次分布,再向東南至黃河境。其主要地層有中元古界長城系夢公組,白帶墻組,北大類組及崔莊三教堂組,以有夏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各統、組和上古生界石灰系中、上統,二疊系下統及上統的上、下面盒子組地層。縣境內西北部均為新生界第四前松散沉積物覆掩。
自縣城向西北至禹王城主要為全新統洪積物;禹王城至水頭間主要為上更新統風積黃土;水頭至縣境內西北角主要為新統坡積洪積物。縣東部為中條山斷拱中斷,總體身繞為一地層向東南傾斜的單斜構造。但也發育有一系列的區域性北斜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中條山西北側南晉--王峪山前大斷裂帶,有多條較小的斷裂平行組成,此處還有潭家坡壓扭性逆斷層,李四溝張扭性平推斷層,康家嶺--郭峪壓扭正斷層,架桑--洞溝壓性正斷層,文家峪壓扭性逆斷層,西北莊--奇峰斷裂帶以及祁家河斷裂帶等。西北部為運城新生代斷陷盆地東北部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