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殷商時屬方國,稱“芮國”,西周初分封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稱魏國,今縣城北有魏城遺址。魏城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秦置郡縣,魏屬河東郡。漢立河北縣于魏城,仍屬河東郡,相沿至晉。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建芮城縣于今縣城。隋初芮城縣屬蒲州唐武德二年(619年)設芮州,轄芮城、永樂、河北(平陸)等縣。北宋淳化四年(993年)芮城、永樂縣屬永興路陜州。熙寧六年(1073年)廢永樂縣并入河東縣(永濟)。元、明、清芮城縣屬解州。民國36年(1947)4月29日芮城縣解放,芮城、永樂縣屬晉魯豫邊區太岳行政區第三分區。民國38年(1949)7月1日,永樂縣并入芮城縣,同年8月1日劃分山西省運城專區,芮城縣屬之。縣內行政區劃,明、清時代沿用都制。明初芮城縣設4都,每都10里,共40里。
1953年建立鄉(鎮)制,全縣358個自然村劃歸為42個鄉(鎮)。至56年3月合并為15個鄉(鎮)。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實行政社合一建制,全縣50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分別組成4個公社,15個鄉改為管理區建屬公社。至1977年7月,增至16個公社。1984年9月恢復鄉(鎮)建制,全縣分為3個鎮13個鄉,共309個行政村,698個自然村。16個鄉(鎮)由西到東依次為嶺底鄉、陌南鎮、西陌鄉、東壚鄉、南衛鄉、大禹渡鄉、城關鎮、學張鄉、古仁鄉、大王鄉、杜莊鄉、原村鄉、陽城鄉、漢渡鄉、中瑤鄉、風陵渡鎮。2001年撤并鄉鎮,嶺底鄉并入陌南鎮,大禹渡鄉并入南衛鄉,古仁鄉一分為三,分別并入學張鄉、大王鎮、永樂鎮,杜莊鄉并入陽城鎮,漢渡鄉、中瑤鄉并入風陵渡鎮,全縣分7鎮3鄉。
全縣行政區劃分為7鎮3鄉、310個村民委員會、707個自然村、2002年底全縣總人口3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0萬人,耕地面積為93萬畝,其中林業產值938萬元,牧業產值5992萬元,漁業產值291萬元。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140402萬元,農村經濟純收入81597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296元。2001年,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634903畝,糧食作物531718畝,總產量93552噸;其中夏糧、小麥面積430007畝,產量68490噸;秋糧101711畝,總產量25062噸;油料39611畝,總產量2534噸;棉花41156畝,總產量3317噸;藥材4380畝,總產量(元)3399320元;蔬菜8059畝,總產量17155噸;蘋果142674畝,總產量230276 。
全縣有四大宗教——分別為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目前有信教群眾4800余人,有20個宗教活動點,縣城有教堂一座,長老三人。佛教皈依的信徒有2500余人,有8個活動點,和尚7人,尼姑8人。道教皈依的信徒有1200余人,3個活動點,道士5人,伊斯蘭教270余人,全部為回民,有清真寺一座,阿訇1人。
全縣有 5個少數民族,為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苗族,總人數300多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約270余人,主要集中在學張鄉高埝村,古魏鎮西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