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陽區隸屬德陽市,東鄰中江縣,西連綿竹市和什邡市,北接羅江縣,南靠廣漢市。全區幅員面積648平方千米,總人口63萬人(2004年)。德陽市旌陽區為德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區建成區面積40平方千米。國家特大型工業企業第二重型機器廠、東方電機廠、東方汽輪機廠座落其間,還有旌陽、旌湖、八角三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郊經濟特征鮮明。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區經濟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共投入資金1518.75萬元,用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工作得到加強。新增節水灌面1.61萬畝,新增有效灌面0.37萬畝;新增蓄水能力10.6萬立方米。渠道節水改造110公里,新建整治堤防1.9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萬平方公里,建集中供水站5處,解決0.57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小城鎮建設繼續推進,完成規范化水泥街面2.99萬平方米,下水道2485米。開發區和黃河路片區配套設施逐步完善。
經濟開發區投資600萬元,完成了賀蘭山路、渤海路南側慢車道、紫金山路等道路工程,排洪工程以及道路綠化、路燈、人行道配套等工程不斷完善,開發區的投資硬環境不斷改善。黃河路片區完成了黃河西路(五叉路—綿遠河)、秦嶺山路(北泉路—黃河路)、千山街延伸段(沁河路—涇河路)、秦嶺山路(黃河路—涇河路)、涇河路(峨眉山路—千山街)等道路建設,兆河路(千山街—秦嶺山路)完成投資10萬元,完成了天山北路延伸段(涇河路—青衣江路)的項目立項、招標等工作。全區道路交通建設繼續推進,新建村級水泥路45.20公里。全區202個行政村通村水泥路全部建成,2004年12月通過了省交通廳驗收。
堅持狠抓科技工作,科教興區不斷推進。全區申報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44項,批準立項15項。共推廣農業科技成果108項,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達51.20%,企業科技項目新增產值2.2億元,實現利稅2036萬元。建立了市級科技示范鎮1個,區級科技示范鎮1個,科技示范村69個,科技示范戶800戶。
認真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切實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秩序,促進了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堅持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率達96.37%,人口自然增長率0.57‰。
廣播電視事業取得新的進展,農村廣播電視光纖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實現了20個鄉鎮的村村通光纖電視。投入資金353萬元,新架設鄉鎮至村組的二級光干線105.48桿公里,村到組(社)的電纜主干線79.87桿公里,新發展有線電視用戶3200多戶。
堅持以農村衛生、預防保健為重點,繼續推進衛生改革,鄉村衛生醫療一體化得到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得到進一步發展。全區計劃免疫四苗覆蓋率達98.57%,食品衛生監測合格率達90.86%,乙丙類傳染病發生率為228.09/十萬。新創區級衛生村5個,農村自來水覆蓋率21.00%。加強了醫政管理和衛生執法監督工作,凈化了醫療市場。
建區以來,共投資1.73億元,擴充教育用地177畝,完成市區學校改擴建工程,增加教學班級110個,解決了市區入學難的問題,提前實現六周歲兒童入學。投入巨資,排除農村中小學校舍危房8.4萬平方米,歸并村小104所,教育布局趨于合理。全區現有139所學校,其中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1所,德陽市重點中學1所,德陽市合格高完中1所,教師進修校1所,全區現有在校學生8.37萬人,教職工4270人。
在區委、區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區59所學校建成了計算機教室,四所學校建成校園網,所有中小學電教裝備達九二國標,現正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適齡少年入學率達到100%和98.4%,完成率98.6%和98.4%,畢業率達100%和98%,輟學率僅0.03%和0.75%,“四率”指標均符合“普九”標準,殘疾適齡人口入學率96.8%。1998年被確定為“四川省素質教育實驗縣”,2001年9月獲省政府“兩基”先進集體稱號,2002年旌陽區被省教廳確定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2年被市政府授予“兩基”先進集體,獲市政府推進“兩基”成就獎,2002年、2003年連續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優秀組織獎,2003年獲德陽市黨員實踐“三個代表”示范單位稱號,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等評為全省校務公開工作先進集體,多次榮獲區委、區政府目標考核先進單位稱號。基礎教育連續多年榮獲市教育局考評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