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在閬中古城,無論春夏秋冬,上班、上學的人們都喜歡到古城的小餐館喝上一碗熱氣騰騰、清香宜人的油茶馓子。油茶就像快餐,具有方便實惠的特點, 所以被閬中人形象地稱作“閬中的麥當勞”。
因為油茶成為閬中的一道名特小吃,從而也成就了許多有名的油茶館子,如朱記油茶、程記油茶、張記油茶等。位于閬中市下新街的一家油茶館最有名。這家油茶館的主人已經是經營油茶的第三代傳人了,如今該店的陳設和用具仍然使用的是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一塊小木桌上擺滿了調料和馓子,一邊的鼎鍋在柴火的舔舐下,咕嘟咕嘟地煮個不停。
此店的主人是一位65歲的老人,名叫朱新寧,他身穿白色廚師服,正手腳麻利地舀油茶。一勺勺橙黃色的油茶盛在碗里,冬菜、蔥花、搗碎的花生米、芝麻、辣椒油等佐料一一入碗, 一把馓子捏成小段放在油茶上,一碗香噴噴的“油茶馓子”就這樣上桌了。
據了解, “油茶”和“馓子”本是回族群眾出門經商、旅游的方便食品。過去回族群眾出門最發愁的是吃飯難。在遙遠的旅途中,吃飯極不方便。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回民群眾便養成了吃油茶和馓子的習慣。
做馓子先用鹽水和面,將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層薄薄的菜油,用濕毛巾搭上,讓其自然發酵,夏天發十分鐘,冬天發一小時左右。面發好后,將面盤成粗藕節般的大條,再發酵十分鐘,又將其盤為小指頭粗的小條,用干米粉撲面后,右手握起小條,左手捏小條一端作紡車狀運行,將小條繞成更細的面圈,然后將面圈套在兩根長筷子樣的竹簽上,再將面圈拉細繃直下鍋油炸,炸至面圈變硬之前,翻轉竹簽將其扭成梳子狀,待成金黃色時,即可起鍋備用。馓子吃起來香脆,在嘴里常發出咯咯的聲音。
在閬中,每逢節日,回漢女同胞們便各顯身手,做出圖形各異的多種馓子,點綴節日氣氛。如今,在許多食堂和早點鋪里,油茶馓子已成為常見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