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位于騰達鎮冒水村金桃組陶家灣,距縣城約10公里,灣內有山瑪瑙巖,巖上有一天然石窟,深寬各約十米,窟頂巖石極為平整,窟內形成一極為寬敞的大殿。洞內有甘泉涌出,四時不竭。窟外側有巨型石鐘乳撐巖柱地,洞外巖頂綠樹濃蔭。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名僧如禪云游至此,露宿于石窟,夢“有佛飛來”。遂募眾建寺,終成名剎。由于年湮代遠,累歷滄桑,勝境沉埋。1993年初,筠州風物學會蘇松、陳輔均、張秀文、張中一等人對景點進行查勘和作文字收集,并報告縣政府擬以筠連縣佛來山莊進行開發,同年縣政府批復成立筠連縣佛來寺莊景區開發處,并批準所附的開發計劃,后未有實質行動。1996年旅臺鄉親余富庠捐資6萬美元幫助修復佛來寺。1997年初,縣政府把佛來寺的重建列入全縣22項工程之一,并資助2萬元,于5月動工修建,共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等“三殿”及禪樓、居士樓“兩樓”和廚房580平方米,塑佛像32尊,10月建成。1997年末,縣政府批準其為佛教勝地,對外開放。2004年2月,宣圣法師指命釋正振大師著手負責佛來寺的培補維修,居士踴躍捐資,以寺院為家,做義工、筑圍墻、攤地面、培殿宇、修石階、粉刷墻壁、佛像重光,耗資4萬余元,初夏完工。2005年,佛來寺的覺靈石塔、覺靈石塔碑及塔林已被損毀。寺后還有覺靈石塔林、覺靈石塔及碑序,其碑于清咸豐七年(1858)立,上有571字。山下有巨型溶洞和間歇潮涌泉。陶家灣外,龍溪河緩緩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