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項目名稱:石棉縣5萬畝優質黃果柑基地建設項目
建設地點:石棉縣
項目業主:石棉縣農業局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石棉縣位于雅安市西南部,地處大渡河中下游,縣境內山高谷深,面積2678平方公里。總人口12.3萬人,全縣轄15個鄉1個鎮居住著漢、彝、藏等多種民族。屬中亞 熱帶季風氣候區,光、溫、水資源相當豐富,海拔1200米以下、光照充足的低山河谷區,非常適應黃果柑的生長。黃果柑是本縣的地方特色品種,其優良品質,正好滿足人民對果品的新鮮和無公害要求,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贊賞和消費市場的廣泛認可,價格持續上揚,產品供不應求,被縣委、政府確定為特色農業項目,重點發展。但現有黃果柑種植面積,僅有8000余畝,且大部分集中在新民和宰羊的部分村組,總產量只有3000多噸,畝產量不到500公斤,規模太小;加上縣境內大渡河上瀑布溝、龍頭石、大崗山、老鷹巖等大中型水電站建設,淹沒10000畝良田好地,黃果柑生產面積減少0.3萬畝,因此,加大加快黃果柑的開發,是對獨特氣候資源的充分利用,也是補充、調劑水果市場,滿足人們對水果安全、新鮮的要求,增加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建設內容及規模:黃果柑是我縣農產品中的地方特色品種,在水果產品中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和銷售空間。本著“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這一工作主線,根據生態環境條件及黃果柑的生物學特性要求,除加強現有5000畝黃果柑資源的管理,提高產量和質量外,主要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大渡河和南椏河流域的挖角、新民、先鋒、安順、宰羊和新棉鎮等13個鄉鎮的44個村發展。在鄉鎮,應進行品種選育、建立1個品種母本園、1個果苗繁育基地和生產示范園,加快基地發展,嫁接改良低產柑桔樹5000畝、栽植37000畝,擴大種植面積。黃果柑基地開發規模為50000畝,以盡快為國家和人民提供黃果柑產品,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項目區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有利于保護天然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為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做出應有的貢獻。
投資總額及資金來源:總投資18800萬元,申請銀行貸款10000萬元,自籌8800萬元
建設年限:10年。
效益分析:生態效益:建立項目基地,對增加綠色面積、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土、調節氣候,降塵減噪、吸收CO2凈化空氣、優化環境有著獨特的生態功能。據相關研究,可降低風速32%,水分蒸發量可減少13%以上,大氣相對濕度提高15%,土壤含水率提高5.5%,夏季高溫時可降低氣溫1.5~3.6℃,冬季無葉能減少降塵26%,春季展葉后降塵44.7%。經濟效益:黃果柑基地進入盛果期后,畝產3300公斤,37000畝總產12210萬公斤,產值24420萬元,嫁接、低產改造畝產2200公斤,5000畝產果1100萬公斤,產值2200萬元,共可產生上億的經濟效益。投產后農村人均收益可達千元,可為國家和地方增加豐富的稅源創造可觀的稅收,同時帶動和促進果品貯運,包裝、加工及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的經濟效益,有利于加快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促進民族地區的扶貧開發共同富裕建設本縣的小康社會。社會效益:經估算,規劃建設需要很多人員從事生產、管理、包裝、運輸、銷售等活動,相當于每年安排上千個農村勞動力就業,既可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帶動當地的農戶走上種植致富的道路提高生活質量,也繁榮了當地的農村經濟。通過規劃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公司為龍頭,龍頭帶動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經濟共同體,把分散經營的農戶聚集在一起,調整了農村單一的產業結構,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聯結,有效地解決了農民走向市場的種種困難。
項目前期工作:現在已開始進行黃果柑優良品種單株選育,現有黃果柑和可發展、利用土地調查,進入初步設計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