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寶成鐵路和川陜、綿梓、綿鹽等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與涪城區、江油市、三臺縣、梓潼縣相鄰,是中國西部科學城、電子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區幅員10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8.6萬畝,林地31.5萬畝。到90年代末,區內承建的28條武引渠道通水,使全區24個鎮鄉40.4萬畝農田受益;武引灌面占全區總面積的83.3%。涪江東岸河床的砂金、石砂、卵石、石灰石、石英石,以及丘陵地域廣泛分布的粘土和石料等建筑、建材原料,是區境的主要非金屬礦產資源。還有儲量頗豐的鐵、銅、鋅、鉛、磷等數十種礦藏和天然氣等。
1992年底,游仙區初建,工農業總產值6.2億元,其中,農業產值4.3億元,工業產值1.9億元,分別占市中區當年該項產值的40%、59.7%、23%。鄉鎮企業產值3.6億元,占市中區的26% 。農民人均純收入751元,低于當時市中區人均純收入75元,經濟實力弱。但游仙區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穩糧增收、搞活農村經濟的重要一環抓實、抓好,建區八年,累計投入2.85億元。重點建成武引一期工程建設支渠、分支渠、斗渠等主干渠道360.2公里,沉抗水庫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0萬畝,到2000年底全區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已達48.49萬畝;累計改造中低產田地9.2萬畝。全區農業機械總動力已達14.3萬千瓦,比建區前增加8.1萬千瓦。2000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11.75億元,比建區初增長38.5%。隨著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結構進一步調整。畜牧業已占了農村經濟的“半壁河山”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四大行業所占比重已由建區初的58:1:40:1調整為2000年的46:1:51:2。
全區工業發展較快,圍繞支柱產業改建、新建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24家,初步形成貿工農、產加銷一體化的運行機制。通過產業化建設,在部分鎮(鄉)、村社己為農民建立了1--2項穩定增收項目。1995年,該區被省委、省政府農業和農村經濟產業化示范縣(區)之一。
所生產的奇威餅干和梓州板鴨等產品暢銷國內市場,傲川皮具有限公司生產的皮革服裝獲全省名牌產品,遠銷德國、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鄉鎮企業成長迅速。2000年,全區各類型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23.64億元,實交稅金9092萬元,分別比建區初增長220.35%、192.75%、94.97%。200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45億元,比建區初增長228.57%。股份制和私營工業企業異軍突起,已經取代國有和集體經濟占了游仙工業的主導地位。到2000年底,上規模的企業中,股份制工業企業有9個,完成工業總產值15763萬元;私營企業5個,完成總產值18999萬元,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生產棉紗6365噸,比1999年增長38.8%;紙制品8770噸,比1999年增長45.2%;金屬門窗7035噸,比1999 年增長394.4%。建筑企業規模迅速壯大固定資產和年施工產值均超過1000萬元的建筑企業有樊華建筑公司、核工業部二四建筑公司、東郊建筑公司、西鋒建筑公司等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