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縣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東接江油市,南鄰安縣,西靠茂縣,北抵松潘、平武縣,幅員面積2867.83平方公里(國土詳細面積2869.18平方公里)。縣政府駐地曲山鎮, 距綿陽市中區72公里,距省會成都186公里。北川資源豐富 。境內的土壤酸堿度適中,有機質含量較高,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森林覆蓋率達46.93%,境內污染小,空氣質量和水質量均達到國家1級標準。縣境內水資源十分豐富,有一江五河四大溝(即湔江、白草河、青片河、都壩河、蘇寶河、平通河、小寨子溝、太白溝、后園溝、白坭溝),河流總長488公里,年徑流量18.08億立方米,水能儲量達49萬千瓦,可發電量達34.86萬千瓦。野生動植物355種,有大熊貓、川金絲猴、羚羊、獐等一級珍稀動物10余種,野生植物1000余種,藥用植物549種?h內礦產資源蘊藏豐富,可采礦種達15種以上,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和燃料礦產均有分布。
縣境內不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有 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以全球同緯度地區生態環境保存最完整的小寨子溝、千佛山、片口自然保護區為代表的自然生態旅游開發區,兼有九寨之秀、青城之幽;以禹里為中心,方圓數公里的大禹故里風景名勝區,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以猿王險山自然風景區為代表的川西北最大溶洞群,集奇、險、秀于一身。此外,還有明代所建的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濃郁羌族文化旅游資源。
北川投資環境良好 。改革開放以來,北川人民團結,負重自強,經濟不斷發展,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投資環境不斷改善。省道成青公路縱貫南北,城阿公路橫穿東西,基本形成了縣、鄉公路與省道相互聯接的公路網絡,縣內通車里程達670公里,即將建設的蘭(州)渝(重慶)鐵路將經過縣境。縣內電力充足,供電保證系數高。天然氣已在縣城得到普及。通訊事業快速發展,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無線傳呼網絡已覆蓋全縣城鄉,把北川同全國及世界及各地緊密相連。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覆蓋率達100%?h城建設步伐加快,綜合功能日益增強,縣城“亮、凈、美、綠”的標準基本實現,曲山擂鼓一體化建設正在加緊實施,小集鎮建設正蓬勃興起。
北川縣城經濟不斷壯大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分析縣情,以市場為導向,以天保工程、退 耕還林為契機,念好“山”字經,引導農民業結構,大力推進農業化進程,竹木、茶葉、蠶桑、中藥材、白山羊、綠色食品六個產業化基地已初具規模,逐步形成了公司+農戶+基地的規;a經營格局。1999年北川縣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全國退耕還林科技支撐示范縣。與此同時,北川縣狠抓企業改革,著力培育四大支柱工業,形成了以水電礦產、竹木加工、綠色食品和中藥材生產加工等體系。擁有更禹電力、佛泉茶業、大宇紙業、第一木綜廠、華星硅業、建誠木業、新峰水泥、禹峰水泥等一批骨干企業,培育了以“佛泉牌”、“羌山牌”、“金鄰牌”、“獅山牌”和“禹山牌”等為代表的知名品牌,而且已形成了能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的系列產品。全縣還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制定了“以猿王洞溶洞群為門戶,以大禹為品牌,以千佛山、小寨子溝、禹穴溝的開發為重點,以羌寨民族風情為特色”的旅游發展總體思路,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加大對外招商引資和對外宣傳的力度,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2000年全縣GDP實現了5.05億元,比7年增長22%,實現財政收入3318萬元,比97年增長27.6%,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1792元,比97年增加672元,增長61%,在綿陽市9個縣(市、區)經濟綜合評價中,由97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第二位。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各項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創建省級“雙擁先進縣”通過省、市驗收,“三優一 學”競賽獲綿陽市一等獎,并被命名為市級了生縣城。目前,全縣正以嶄新的姿態為達到市級文明縣城、省級衛生縣城和國家環保城市而努力奮斗。全縣有各類中等學校14所,小學178所,幼兒園54所,學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15%,初中適齡入學率達到91.5%?h內有文化局、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機構,有電視臺一座,廣播電臺一座。醫療衛生已形成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全縣有定點醫療機構41個。
團結進取,求真務實,勇于開拓的北川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思路,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建設綿陽科技城的歷史機遇,認真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發展放在首位,全方位對外開放,努力建設民富縣強、文明開放的新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