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自今年起,“醫療藍本”將會完全退出歷史舞臺。針對個別醫院在病人住院時,仍需出示社保卡和醫療藍本兩種憑證的現象,人社部門表示,這種做法并不符合要求,將在節后給極個別醫院專門下發停止這樣做的通知。
李女士最近因搬家,混亂中找不到醫療藍本放在哪兒了。雖然最近一年多看病一直用社保卡,醫療藍本早已被“束之高閣”,但對于這個政府部門專門發放的保障憑證,李女士也不敢馬虎大意。隨即到醫保部門要求補辦,但給予的答復則是“丟了就丟了吧,不用補辦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醫療藍本再無“用武之地”了呢?今年北京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也提出了住院時個別醫院仍既要社保卡又要醫療藍本,讓市民有點犯暈。
記者今天獲悉,自今年起,“醫療藍本”將會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與此同時,人社部門也曾在給人大代表建議回復中表示,在醫療保險改革進程中,醫保結算方式的改革一直是本市重點研究的問題。社保卡工程建設是市政府為群眾擬辦的重要實事,率先應用于醫保領域,重點解決醫療費用持卡實時結算問題,并解決個人醫療費用報銷周期長、墊付負擔重的矛盾。
社保卡自2009年6月份試點運行,到2011年底,全市1900多家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現了門診、住院持卡就醫結算,基本實現了社保卡替代“醫療藍本”。不過,由于社保卡全面推開使用時間不長,一些歷史就醫數據在沒有使用社保卡前是通過“醫療藍本”記錄的,因此,兩種就醫憑證在近兩年過渡期中還共同存在。
2011年4月,社保部門就已經停發了醫療藍本。目前,本市參保人員基本上都實現了持卡就醫。自2013年起,醫療藍本將會完全退出歷史舞臺。而醫療藍本因為記錄了很多個人信息,所以市民最好也妥善保存,不要隨意丟棄。
同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個別醫院在病人住院時仍要求病人既出示社保卡又出示醫療藍本的“土政策”,將會在節后選擇一個恰當機會直接和醫院聯系,給醫院發通知,要求他們停止這樣做。“因為當時出臺社保卡政策時,所有的文件都寫的是‘持卡就醫結算’,而不是‘持卡和藍本就醫結算’。”
來自市財政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底,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1423.22萬人,其中含退休人員238.16萬人。
醫療藍本大事記
2001年1月,本市啟動基本醫療保險試點,西城區、宣武區、海淀區部分企業職工中開始試行醫療保險制度。1.8萬多名職工首批得到了醫保手冊和“北京市民卡”,率先享受“刷卡”看病。北京市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起步,醫保實施后改變了職工看病只能去合同醫院的呆板就醫方式,選擇醫院的事不再由單位包辦代替,參保人員可以自主選擇4家醫院。
2007年7月1日起,北京實施醫保就診實名制,參加醫保的市民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必須同時出示《北京市醫療保險手冊》,以及手冊封皮背面中間位置粘貼的參保人基本信息條形碼。
2009年6月,社保卡試點運行,醫保手冊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記者 李潔 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