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國家集采剛剛落幕,中成藥也要被集采了。
9月14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廣東聯盟清開靈等58個藥品集團帶量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擬開展相關中成藥在聯盟地區的帶量采購工作,并邀請符合要求的企業申報。
本次集采雖然不是全國范圍內的集采,但參與本次集采品種報量的聯盟地區包括廣東、山西、河南、海南、寧夏、青海、新疆,不乏中成藥大省。而與此前的地方省級集采規模相比,這也意味著中成藥省區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在逐步擴面。
依據當前文件,本次集采分為獨家品種和非獨家品種兩大類。獨家品種方面,累計包括36個品種,涉及艾迪、腎康、連花清瘟、小兒豉翹清熱等。非獨家品種方面,《意見稿》對同一通用名內藥品各劑型進行了合并分組,累計26個組。
由于中成藥同一通用名下各種品種劑型繁多,本次《意見稿》還在分組規則上做了探索。具體而言,非獨家品種內,片劑、分散片、腸溶片與膠囊一組;顆粒與合劑(口服液)一組;軟膠囊(膠丸)與滴丸一組;注射劑(含普通粉針、凍干粉、溶媒結晶、大容量注射液、小容量注射液)一組。
例如,清開靈這個品種中,清開靈片、清開靈膠囊、清開靈軟膠囊一組;清開靈顆粒和清開靈注射液各自成一組。除了清開靈,金蓮花、生脈(人參、紅參方)/益氣復脈、血塞通/血栓通等也形成了3-4個細分組別。
和天津剛剛結束的骨科集采類似,本次廣東聯盟的中成藥集采也擬采用A、B兩類采購單的劃分方式。簡單理解,每個規格的產品將按照用量從高到低累計達80%的企業產品列入A采購單,剩余的則列入B采購單;若A采購單企業數不足3家時,按占比從高到低補足3家企業列入A采購單。
報價方面,企業此次報價須以日均治療費用作為申報價。所謂“日均治療費用”是指,申報品規最小計量單位價格與申報品規日均治療量的乘積。不過,若是企業的報價高于公布的最高日均治療費用時,該報價就視為無效報價。
中信醫藥研報指出,由于本次中成藥集采要采用日均用藥價格做評價,預計一些高價格的獨家中成藥,在適應癥沒有特殊的情形下,面臨較大的降價壓力。當前,各個品規的最高日均治療費用尚未公開。而讓企業松一口氣的消息是,本次《意見稿》明文規定,要按照量價掛鉤原則,要求合理申報梯級價格。
根據米內網公布的2020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中成藥產品銷售排行榜,注射用血栓通(凍干)、百令膠囊、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復方丹參滴丸、丹紅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凍干)、腦心通膠囊、通心絡膠囊、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列入前十。并且,其銷售額均超過20億元。2019年,血塞通和血栓通銷售額還分別高達66.83億元和65.3億元。
對比此次廣東中成藥集采目錄,如果細致到具體劑型,百令膠囊、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丹紅注射液、通心絡膠囊、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暫不在其中。但從大品種看,僅有丹紅注射液、通心絡膠囊完全沒有涉及,其他產品均有相關劑型被納入其中。由此可見,廣東本輪集采基本符合行業預期的用量大、金額占比高品種先被集采的預期。
產業方面,隨著這兩年醫藥行業集采制度的推行,集采的“殺價”威力深入人心。而在本輪廣東聯盟集采中,不少知名中藥企業的大品種產品也在其中,包括清開靈、抗病毒、復方丹參滴丸、腦心通及連花清瘟等,白云山、香雪制藥、天士力、步長制藥、以嶺藥業等多家上市公司也成為了重點關注對象。
具體而言,白云山2020年年報顯示,清開靈顆粒年銷售收入為1.74億元,滋腎育胎丸的銷售收入為3.42億元。不過,由于公司產品繁多,前述兩產品合計占該公司去年營收的0.83%。
另一家上市公司香雪制藥2020年報顯示,擬被納入集采名單的抗病毒口服液和橘紅系列分別為該公司帶來4.08億元和1.2億元收入,約占該公司當期營收17%。
擁有獨家品種復方丹參滴丸的天士力2020年財報顯示,包括復方丹參滴丸在內的心腦血管藥物合計營收41.66億元。當年,公司總營收136億元。不過,單個復方丹參滴丸數據不明。去年,該藥物被醫療機構全年采購量達1.07億盒。
而據步長制藥的年報顯示,其心腦血管(包括腦心通膠囊在內)2020年合計營收120.84億元。當年,公司總營收160億元。并且,腦心通膠囊兩個包裝規格“36顆/盒”和“48粒/盒”,醫院全年采購量分別為4122萬盒和5684萬盒。
此外,以嶺藥業的連花清瘟因新冠疫情名聲大噪,據該公司年報顯示,其呼吸系統類產品實現42.56億元收入,占比接近一半。
除了白云山、香雪制藥、天士力、步長制藥、以嶺藥業等,由于納入品種多,此次廣東集采的影響范圍不小。其他上市公司中,據不完全統計,石藥歐意有金蓮花口服液;康緣藥業有抗病毒口服液;康恩貝有藍芩顆粒、金蓮花口服液;中美華東有百令片;國藥集團宜賓制藥有橘紅痰咳液;信邦制藥有脈血康膠囊;科倫藥業有益母草顆粒;佐力藥業有烏靈膠囊;佛慈制藥、葵花藥業、哈藥集團、華潤三九、馬應龍、通化金馬、羚銳制藥等均有有小兒咳喘靈顆粒。
而在非上市公司中,無錫濟煜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河南天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與上市公司大理藥業共同爭奪一度是中藥注射液銷量冠軍醒腦靜的市場。該產品在2017年的國內市場規模突破55億元。不過,河南天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天士力的子公司。對于這個產品的銷售情況,上市公司并沒有詳細披露。
除了對行業、公司的沖擊,中成藥集采的政策制定也備受關注。與化學仿制藥集采不同,中成藥生產的原材料來源差異較大,并且,不同產地、栽培技術、采收時間、加工技藝也都有不同。因此,藥物療效是否能等效始終遭到質疑,也繼而造成了業內對于在價格降低的情況下,是否會出現 “劣幣驅逐良幣”的擔憂。
在此次廣東的中成藥集采中,文件對于產品質量這一塊提出了多條具體要求。其中包括,“乙方(生產企業)供應的中選藥品應符合中選藥品生產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品質量標準和有關質量要求,并與投標時承諾的質量相一致,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除了質量問題,采購量與藥企參與度也是關注的問題。從此前的集采經驗來看,如果使用量不大,那么擠出的水分就不會很多;而如果廠家較少、競爭不充分甚至只能獨家談判的話,廠家有較大話語權,降幅也不會大。而中成藥大品種的獨家現象不在少數,也加劇了進一步降價的難度。
40億大品種將被砍價 集采壓力下中成藥企命運幾何?
中藥材價格漲瘋了 最高漲幅近230%!上游愁下游憂 誰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