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地處陜北的榆林,因豐富的煤油氣資源,在短短幾年就改變了長期以來的貧窮面貌。
從2001年到2011年,榆林經濟總量十年間增長了約24倍。這樣的發展速度,令不少陜西人認為榆林不出幾年就會超過西安。
高速發展,亦帶來高速的財富增長,府谷正是榆林的縮影。而府谷提出的問題是,在財富噴涌之下,如何彌合驟然形成的貧富差距?
府谷:迷惘的財富
22歲的府谷人高明對眼前的故鄉日益感到陌生。
府谷是整個榆林財富故事的縮影。在過去的10年,這個黃河岸邊的國家級貧困縣,因著地下的煤炭,神話般轉身為“陜西十強縣之首”和“全國百強縣”,同時,一大批身家億萬的煤老板噴涌而出。
與其他煤城不同的是,府谷不斷涌現煤老板捐助窮人事例。高明家住的別墅,就是當地煤老板所捐。這種“扶貧模式”,被國務院譽為“府谷現象”。
但高明仍感覺“太不好,很難受”。因為他覺得自己“是窮人”。
陌生的故鄉
嶄新、擁擠,不寬的馬路上時不時跑過一輛豪車。出府谷縣城汽車站,右側不到50米處,一座五星級超豪華酒店正在招募服務員,這是府谷某一個村莊出資興建的。
斜靠在酒店大廳角落的沙發上,高明時不時地撥弄著手中的iPhone4,“想換一款最新的”。
去年6月,從省城西安一所二本院校的“企業管理專業”畢業后,高明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回到了家鄉,“身邊同學全都回來了,不需要在外面打拼,府谷挺好的”。
幾乎沒有怎么費力,高明就在當地一家民營電廠謀得了份差事,每個月4000多塊錢。
盡管這是一份外人看來不錯的工作,可在高明眼里,“一點意思都沒有,錢太少了,都不夠我自己花的”。
跟當年“一樣買不起手機”的那些老同學相比,高明那部8萬多元的車子,讓他感覺很失落,“他們都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車子,我就只能開這么次的車”。
2007年高中畢業后,高明說他就再也沒有跟那些“開好車”的同學有過聯系。高明感到焦慮,“我不明白,怎么一下子就被拉了這么長距離,趕都趕不上”。
確實如此,府谷正在發生的一切,已經超出了這個年輕人在書本上得到的全部體驗。
就在高明去省城念書的2007年,府谷就以財政收入年均增長65.7%的速度一舉躋身“陜西十強”,2008年列入“西部百強”,2009年躍居陜西省第一,并跨入“全國百強縣”行列,人均GDP已經達到15.64萬元。
根據府谷政府方面提供的一份資料,該縣總人口24.2萬人,下轄的15鎮中有7個產煤鄉鎮,“約31%的村民入股,占煤礦總股份3%左右”。
并不是每個府谷人都得到這個機會。有煤的鄉鎮主要集中在府谷北部地區,靠鄂爾多斯。
“人家地下面有煤,我們這只有石頭和山藥”,高明說,“他們每個人分了幾十萬,我們就什么都沒有”。
實際上,一些“新富”也對此感受到。
“人一下子有錢了,也不好”,67歲的老張對家鄉現在的很多現象“看不慣”。因地里發現了煤,按照政策,老張家得到100多萬現金補償,“都給孩子們分了,我一分錢都不留”。
“府谷現象”
9月2日,一則“府谷縣176個煤老板幫扶村民住別墅”的消息,再度成為輿論的焦點。
“我們家住的就是別墅,家用電器什么的都有,就是高乃則送的”,高明說。
高乃則,在府谷和榆林的大街小巷,幾乎每個人都能講出這個“陜北首富”的過往:早年,在府谷縣二道街賣豆腐、開推土機,后來用所有積蓄買下一座煤礦,現在有10多個礦。
高明所在的府谷縣武家莊鄉高莊,也正是高乃則的出生地。
“按說,他還是我叔呢,可人家現在是有錢人”,在年輕的高明的眼里,像高乃則這樣的“有錢人”給當地人蓋別墅、送電器是“理所當然”的,“他們當年跟我父親一樣,不是種地,就是開車。只不過,后來他們買了礦,發了財”。
但是,在府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何乃平看來,近幾年來,當地煤老板頻頻捐款社會公益的行為,正是“府谷精神”的體現。
據本報獲取的一份政府內部資料顯示,近幾年,隨著資源開發和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因土地征用、環境污染、采空區塌陷、貧富差距懸殊等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糾紛頻發”。一時間,府谷縣的村礦、村企關系非常緊張,上訪群眾不斷,企業生產經營受阻,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何乃平稱,自2007年以來,府谷縣啟動實施“雙百幫扶工程”,促成了176個工礦企業結對幫扶165個村組,“十一五以來,府谷的民營企業家已經累計捐資39.79億元,用于改善該縣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支持民生”。
“民營企業家捐贈行為都是自己主動的,也是互相感染,政府只是起了一個引導的作用,讓全縣人民都享受到發展成果。”何乃平說。
按照府谷縣規劃,到2015年,當地的原煤產量將突破1億噸,煤電化載能工業實現總產值1500億元,縣域經濟競爭力進入全國前50強。
“一下子把錢都給了我們,以后煤挖光了怎么辦?”老張說很擔心自己孫輩的未來。
但對高明而言,結婚是當前最要緊的事,“到了我這個年紀,我們這里基本就該結婚了”。一邊玩著iPhone4,他一邊喃喃自語道:“家里至少要準備200萬元,先把車換一下。”
最后,這個年輕人告訴記者:“有錢人只跟有錢人聯系,我已經看透了。”21世紀經濟報道 劉曉杰 陜西府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