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數據今下午上網
包括20個空氣質量監測子站
登錄市環境監測中心網站可查詢
其余站點數據長假后發布
本報訊 今天上午,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宣布,將從下午起通過其網站實時發布已經建成的20個空氣質量監測子站的PM2.5試運行監測數據。
另外,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介紹,還有15個站點的數據將在“十一”長假期間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后陸續發布試運行監測數據。
據悉,目前本市只有車公莊監測中心公布PM2.5數據,20個監測站公布數據后,本市共有21個監測站公布PM2.5監測數據,基本上可以讓市民了解到全市的PM2.5污染情況。
從昨天開始刮起的大風成了本市最稱職的“清道夫”,京城今天再現好天。記者上午截稿時看到,車公莊監測子站的PM2.5二十四小時平均濃度僅為3微克/立方米。
據悉,市環境監測中心原有27個環境監測子站,前天,環境監測中心公布了新增的8個監測子站位置,至此,全市35個環境監測子站全部“湊齊”,并具備同時監控PM2.5等6項污染物的能力。首批20個空氣質量監測子站的PM2.5試運行監測數據將開始通過市環保監測中心空氣質量發布平臺(www.bjmemc.com.cn)實時發布。
新增的8個監測子站為5個交通污染監控點和3個區域背景傳輸點。
記者從市環境監測中心公布的地圖上看到,5個交通污染監控點全部設在城區內,分布在二環、三環和四環主干道上。3個區域背景傳輸點全部設在郊區,分別在東部、南部和東南部三個方向。
這些監測站并不是隨意布設,也不是每個區縣平均分配,而是按照類別“各司其職”,它們分別歸入城市環境評價點、城市清潔對照點、區域背景傳輸點、交通污染監控點四大類別。
新增交通站:前門東大街、永內大街、西直門北大街、南三環西路、東四環北路新增區域站:京東南永樂店、京西南琉璃河、京東東高村
專家建議數據公布后要盡快完善預警機制
專家認為,公布數據代表透明度,但政府更應該完善應急機制。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就在首屆中國空氣污染治理與防護意見領袖論壇中透露上述觀點。
馬軍認為,在公布了PM2.5的數據之后,下一步則需要警示和倡導和防護。但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有的時候,當目測灰霾天非常嚴重的時候,意味PM2.5濃度也應該很高,但相關部門發出的警示情況并不高。對于空氣質量的預警遠遠不如臺風、暴雨之前發出的預警。
馬軍建議,教委系統應和環保部門聯動,根據環保部門發布的PM2.5數據來安排學生的戶外活動。(記者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