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表示:今年應屆大學生就業情況并不像媒體說的極端嚴峻,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圖為今年首場校園招聘會,許多學生一大早就在場外排隊等待進場
今年畢業季被稱為 “史上最難就業季”。今天上午,市教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大學生就業情況和應對舉措。本報記者從本市多所高校和人才市場獲悉,一方面用人市場確實不景氣,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專業設置方面,和市場需求不夠接軌;學生和家長在就業觀念方面上存在一些亟需轉變的誤區,如不少學生看不上中小型企業;一些家長也縱容孩子“主動不就業”,認為還“養得起”。
數據
目前簽約率44.4%,近五年內暫排第二
本科生簽約率降,專科生上升
今天上午,市教委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媒體介紹會。市教委李瑞陽副主任介紹了201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以及市教委和相關委辦局在促進畢業生就業方面切實采取的措施。
市教委副主任李瑞陽介紹,目前對上海大學生就業存在兩個極端判斷,一是上海前幾年就業形勢也很嚴峻,但每年最后的就業率都在95%以上,今年估計也不例外。還有一種判斷認為,今年就業是近幾年最嚴峻的一次,“從目前上海大學生就業情況來看,比去年同期要差,但是比2009年—2011年同期要好。今年最終的就業情況還要看五六月份,從目前來看,今年就業情況并不像媒體說的極端嚴峻,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 ”
那么現在上海大學生就業情況如何呢?李瑞陽表示,2013年上海高校畢業生總量為17.8萬,與2012年基本持平;其中研究生3.9萬,本科生8.9萬,專科(高職)生5萬。截至5月10日,本市應屆畢業生總體簽約率為44.4%,同比去年下降2個百分點,但比2009年—2011年同期要高。根據市教委4月10日、4月25日的就業統計情況來看,簽約率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4.07和3.17個百分點,而5月10日簽約率比2012年同期下降2個百分點。這表明,上海畢業生簽約率下降的幅度有收窄的趨勢。 “這可能與4月到6月是簽約高峰有關。 ”李瑞陽說。
研究生、本科生簽約率比2012年同期分別小幅下降2.2%和4%,但專科(高職)生簽約率小幅上升1.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當前985、211高校就業情況要好一些,市屬高校相對差一些。“這可能與市屬高校培養人才存在定位尷尬有關。它不像985、211高校明確培養研究性人才,專科院校培養應用實踐性人才。市屬高校辦學定位在人才培養上確實存在不上不下的問題。 ”
經濟增長放緩是就業難主因
李瑞陽分析,目前大學生就業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首先是受經濟增長放緩和經濟結構調整影響,使用人單位需求總量下降。數據顯示,2013年,到各高校開展招聘單位和提供的崗位數有所下降。目前,社會服務業、制造業的用人單位用人需求降幅明顯,三資和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的招聘吸納人力的情況不如往年,也出現減招和停招的情況。
其次,從企業招聘的需求總量來看,是可以滿足在滬畢業生的就業需求,但是細分到畢業生的單位、學歷、能力等具體要求,存在崗位需求和畢業生匹配度不高的問題。同時,由于企業需求量下降,還導致985、211高校畢業生擠壓市屬高校畢業生崗位、社會上有工作經驗人員擠壓沒有工作經驗大學畢業生崗位、研究生擠壓本科生崗位等情況。
第三,大學生自身的因素也影響到簽約率。 90后大學生自主意識強,對就業的認識多元化,也出現就業意識不足的情況。部分畢業生對就業崗位挑挑揀揀,預期調整不及時,導致最后錯失了合適的崗位。此外,隨著非上海生源人數增多,就業困難人員也有所增加。
希望留滬就業者半數已簽約
市教委學生處處長汪歙萍介紹,據相關了解,今年針對應屆生的崗位需求總量為15.2萬。而今年17.8萬畢業生中,有一部分學生存在不想就業和靈活就業情況,真正需要就業的人數在13萬人。其中有上海生源和非上海生源。這其中,希望留在上海就業的學生有10萬人,目前已經有5萬學生簽訂了就業協議,還有5萬人尚未簽訂就業協議。
為什么還有部分學生沒有簽約?汪歙萍認為,一是企業期望與學生期望不匹配,主要表現在薪資上。調查顯示,在上海高校讀書的學生對薪資相對期望高,在外地高校讀書的學生對薪資的期望相對低。二是,在產業轉型過程中,企業提供的崗位目標需求和學生的適應性存在差異。三是,企業更希望招有工作經歷的畢業生。
采取多舉措促進大學生就業
針對大學生就業現狀,近期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相關市領導專門部署和協調相關工作,市教委和相關委辦局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落實和推進。
近期落實和推進的四項工作包括:市教委今日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媒體介紹會;市教委將于近期召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5月21日至27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市總工會、市工商聯共同舉辦“2013年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本市多部門共同研究試點實施 “大學生社區服務計劃”等。
同時,市教委和相關委辦局促進畢業生就業的部分舉措。包括:市經濟信息化委將舉辦第一屆上海(國際)中小企業精品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吸引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市科委將進一步挖掘所屬(轄)大型科研院所的崗位潛力。同時增加“創業苗圃”數量,引導和扶持大學生創業;市國資委發動委管企業進一步加大學生招錄工作力度;團市委組織 “青春揚帆夢想啟航”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活動;市教委近期舉辦張江高科技園區、臨港新區暨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等多場網絡專場招聘會;市教委將開通易班網就業信息板塊,實現手機客戶端就業信息定向推送功能。
市教委表示,將把畢業生就業工作與人才培養改革相結合,在多項教育評價中將就業情況作為考量指標,將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社會評價工作作為年度工作要點。
案例
寒窗苦讀21年 清華博士基層當工人
建議大學生調整心態,在最初兩三年完成積累
頂著“史上最難就業年”的帽子,這個畢業季讓許多大學生喘不過氣。每年此時,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次選擇與被選擇。
5年前,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的謝邦鵬也曾面臨類似困惑:苦讀21年,不在研究院或高校搞科研,卻到電力公司基層班組當一名技術工人。在一線實踐后,謝邦鵬才真正體會到“學以致用”和“實踐出真知”。近日,這名來自基層的“博士班長”在上海讀書節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博士班長”分享成長經歷
5年前,當謝邦鵬走進浦東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保護自動化一組報到時,同事、同學,家人、朋友,都張大了嘴巴。
1982年,謝邦鵬出生在四川成都一個普通家庭。歷經12年寒窗苦讀,他考上清華大學。又經9年本、碩、博連讀后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后,他既沒留在高校,也沒進入研究院繼續做科研,成為30多名博士同學中唯一的一線技術工人。在近日舉辦的上海市第十五屆讀書節上,中等個頭,面色黝黑的謝邦鵬,平靜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變壓器,在書本上就是兩個圓圈,但走近才知道,那是一個復雜而又精巧的龐然大物。 ”謝邦鵬回憶,進班組前他沒有任何實踐經驗,便搶著干最基礎的活。最后,他成了班組里擰螺絲最多的人、接線頭最多的人,當然,也是看圖紙和記筆記最多的人。經過幾年苦干,謝邦鵬證明了自己不僅書讀得好,動手能力一點也不差。 2011年,他成為班組班長。
知識用于實踐才有價值
堂堂博士去一線當工人,書是不是白讀了?通過實踐,謝邦鵬慢慢明白了崗位的重要性。電是個專業性極強的技術活,科技水平發展迅猛,連他這個博士,也需要不斷充電,才能跟上形勢。
他舉例說,張江有很多高科技企業,對用電的穩定性要求非常高。“電壓如果不穩,電燈可能會短暫變暗,這對一些使用精密設備的電子企業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謝邦鵬說,他所在的班組承擔著確保用戶安全穩定用電的重任。面對層出不窮的復雜問題,謝邦鵬的分析和研究能力發揮了作用。他和同事使用理論計算修正了公司線損管理流程,當年就為公司減少損失200多萬元。短短兩年,他和團隊利用業余時間的發明和創新就申請了27項專利,發表了7篇被核心期刊收錄的科技論文。
在謝邦鵬看來,由于中國教育體制問題,造成大學擴招而技術學校發展相對滯后,最終導致大學生就業難,技術工人崗位人才緊缺。“大環境改變要一個過程,對遭遇求職困境的大學生而言,調整心態最關鍵。 ”謝邦鵬說,工作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應屆大學生應在最初的兩三年完成經驗積累和知識儲備,千萬不能到頭來“小事不愿做,大事又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