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爾原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萬古荒原,1957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奉命進駐阿拉爾屯墾戍邊。這是一支有著光榮歷史的部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追隨毛主席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整編為359旅,開墾南泥灣;解放戰爭時期中原突圍,保衛延安,進軍新疆,屯墾戍邊。農一師屯墾阿拉爾以后,經廣大軍墾戰士披荊斬棘,艱苦創業,開墾良田120萬余畝,興建了10個農牧團場,被譽為“塞外江南”,創造了人進沙退、人造綠洲的曠世奇跡。“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是農一師的光輝歷程,它使阿拉爾有著豐厚的軍旅和屯墾歷史積淀。60年代初,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恩茂就提出了“北有石河子,南有阿拉爾,兩顆明珠交相輝映”的兵團城市建設的戰略構想,后因“文革”等多種歷史原因未能夙愿。
1997年,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的通知》(中發〔1997〕17號)文件精神和自治區、兵團黨委關于建市工作“定位要準、規劃要好、建設要快、管理要嚴、思想要新”的指示,師市黨委周密規劃、精心部署籌建工作。2002年9月17日,國務院正式同意設立阿拉爾市。2002年12月5日,阿拉爾市一屆一次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勝利召開,依法選舉產生了阿拉爾市第一屆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今年元月19日阿拉爾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成立,人民政府開始全面履行職能。
一、基本概況
阿拉爾市地處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緣,阿克蘇河與和田河、葉爾羌河三河交匯之處的塔里木河上游,東經80度30分至81度58分,北緯40度22分至40度57分之間。東鄰沙雅縣,西依阿瓦提縣,南、北靠阿克蘇市,東北接新和縣。這里水土資源充沛,光照時間長,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0.7℃,≥10℃積溫4113℃,無霜期220天,年日照2900余小時,4-10月平均日照9.5小時,適宜長絨棉、細絨棉栽培。灌溉水源主要引自阿克蘇河和塔里木河,已建有多浪、勝利、上游三大平原水庫,總水面248.8平方公里,庫容5.1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豐富,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土壤屬塔里木河平原,地勢平坦,高差為1/3000,經多年開墾發育為灌耕草甸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依靠科技進步,使阿拉爾市成為全國重要的細絨棉和最大的長絨棉生產基地以及新疆特色農副產品轉化增值的示范基地。糧、棉、果、蔬、畜、禽、鹿等主要特色產品可為農產品的精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具有前衛魅力的彩色棉、生態棉相繼在此落戶。目前年產皮棉18.3萬噸,其中長絨棉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量的65%,細絨棉平均畝產皮棉140公斤以上;長絨棉平均畝產皮棉100公斤以上。由于這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產瓜果含糖量高。以紅棗為例,含糖量達到34%。阿拉爾市的香梨、灰棗等優質果品曾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阿拉爾市行政區劃總面積4196平方公里,占農一師總面積的65.5%,沿塔里木河呈綠洲帶狀分布,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60公里。其中,城區規劃控制面積879.64平方公里,城市總體規劃建設總用地21平方公里。目前全市轄區內10個團場、2個管理處、1個鄉鎮、1所大學共52個行政、事業單位,其中市區縣處級以上單位14個,現有總人口24萬人,占農一師總人口的72%,其中市區總人口6萬人,以漢族為主。城市交通便利,有207省道與314國道和南疆鐵路相接。 塔里木大學、師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新疆長絨棉育種中心等重要教學、科研機構的先進科研成果,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
二、城市的發展定位
一是農副產品加工集散城。依托本市豐富的光熱水土資源,具有濃郁西域特色的稻、棉、果、瓜、蔬、畜、禽、漁、菌、藥、麻、草等富饒的物產資源,針對阿拉爾市以500公里為半經輻射、覆蓋整個南疆的交通和地理優勢,為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構建阿拉爾市工業化框架提供了基礎條件。
二是棉業紡織城。依托本市是全國最大的高產優質棉基地和“新農”牌棉花的品牌優勢,細絨棉、長絨棉、彩色棉、有機棉等多品種優勢,以及紡織工業起步較早的優勢,加速產業延伸,引進先進的棉花加工設備和企業管理模式,組織棉花集團,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大力發展與棉花相關的織布、印染、成衣等相關產業,把阿拉爾建成中國西部重要的棉業紡織城。
三是屯墾文化城。依托“三五九”旅的軍墾創業史和古絲綢之路上悠久的屯墾戍邊歷史、文化積淀,挖掘和弘揚屯墾文化的深刻內涵,諦造城市文化主旋律。我們將在阿拉爾市中心建造屯墾紀念碑、屯墾文化公園、屯墾文化中心及屯墾歷史博物館等標志性建筑,全力支持加快塔里木大學的發展步伐,哺育綠洲新文明,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屯墾文化名城。
四是生態旅游城。依托阿拉爾市地處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上游,中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及其所具有的人文特點、人造綠洲和自然景觀,充分發揮中國三大內陸河交匯的獨特的“綠島”優勢,創建中國人均綠地第一的綠色生態旅游城市。讓塔里木河從市內穿過,把三大平原水庫的微縮景觀放進市內,水面達到3.5萬平方米;開發三大水庫及水利灌溉、水產養殖、渡假娛樂于一體旅游業,高起點地朝著現代化生態旅游城市的方向邁進。
五是石化工業城。依托塔里木盆地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抓住中央對新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工作的政策支持機遇,積極與國內石油、化工企業和國家宏觀經濟調控部門對接,上大化工項目,做大化工文章,把阿拉爾市建成兵團南疆石化工業城。
三、城市的規劃設計
幾年來,我們先后邀請了建設部城鄉規劃管理中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清華、北大、同濟等名牌大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加拿大英杰公司、美國澳爾企業等30多家專業機構,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技術咨詢和修改完善。城市的規劃思路是突出體現“大手筆、大綠地、大空間、大水面”的四大意境。超常規降低城市容積率(達到0.9以下),城市綠地覆蓋率達到60%以上,市內不蓋高層建筑,疏散布局,增強城市的通透感。“兩橋兩岸、南北拓展、組團建設、滾動發發展”的城市規劃和建設格局已經形成,為實現城市地是綠的、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市民生活是舒適的目標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目前已完成的規劃主要有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土地總體利用規劃、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工業園區市政工程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其中請石河子大學設計的城市總體規劃在2001年自治區專家組評審后榮獲自治區城市總體規劃一等獎,明年3月將完成城市總規的修編并辦結法律程序。請中國農業大學幫助設計2萬畝農業高新技術園區規劃即將確定。近期又組織起專家對北工業園區控制性規劃、南市區控制性規劃大綱進行了評定,對塔里木大學總體規劃、師市城鎮體系規劃進行了評審。
四、城市的產業和發展
幾年來,師市黨委確立了“依托農業產業化建市、加快工業化進程強市、全面發展服務業富市”的產業發展指導思想,始終堅持產業立市,把培育產業經濟、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作為阿拉爾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發揮資源和農副產品優勢,以農業產業化,推進工業化,防止城市產業“空心化”。在工業布局上,把工業園區劃分為3個區,即:輕紡工業園區、重工業園區和食品加工業園區,以城市為平臺,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努力培育和打造八大產業龍頭:
一是培育棉花產業龍頭,在原有和在建紡錠的基礎上,到“十五”末,達到消化10萬噸皮棉的產能;精練油加工達到5萬噸以上;生產棉漿粕3萬噸以上;加快織布、印染、棉酚、棉蛋白、棉桿造紙、棉桿飼料等項目開發,力爭把棉花全程效益“吃干榨凈”。
二是大力培育畜牧產業龍頭,以新農金牛公司為龍頭,大力實施“千家萬戶養畜、致富千家萬戶”工程,努力建成南疆最大的奶業基地。今年,全師奶牛養殖規模將突破8000頭,日處理300噸鮮奶的乳品生產線將在9月份投產。
三是利用上市公司優勢,大力發展林果園藝業,培育果蔬加工龍頭;全師市自用地和退耕建園地,圍繞龍頭企業,實施果林定單定植,力爭年底建成3000噸果蔬生產線。
四是加快開發與農業現代化相適應的新型支農產業,大力發展以節水、農機制造、化肥為重點的支農產業龍頭。新農機械公司與中國農機研究所合作,開發新型農業機械;塑化產業與新疆天業集團聯合后,加快整合南疆市場的步伐;在加快專用肥、滴灌肥開發的基礎上,今年引資上馬一座5萬噸農用微肥廠。
五是以糧食轉化為重點,培育食品、飼料工業龍頭。與北京賽杰公司合作,一期三萬噸苜蓿顆粒飼料加工廠已投產;托木爾峰酒廠今年將在阿拉爾市建成3000噸罐裝生產線。
六是培育甘草產業龍頭。建成2萬畝甘草原料基地,并與西安楊森集團合作,進行甘草藥品、飲品的系列深度開發。
七是塔河種業在壯大棉花制種優勢的同時,大力發展新型果、蔬、花卉等種子、種苗產業,爭當南疆種業龍頭,現已進入上市輔導期,力爭兩年后成為師市第三家上市公司。
八是圍繞城市建設,積極培育煤、電、氣、熱等能源和化工工業龍頭。積極協調,收購地方煤礦;主動牽頭,組建兵團南疆電力集團;積極與中國石油、中石化接洽,參與地方油氣資源開發,建設阿拉爾市大石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