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縣地處塔里木盆地西緣,昆侖山北麓,是古絲綢之路的驛站。英吉沙,原名“英吉沙爾”,建縣時定名為“英吉沙”縣,意為新城。英吉沙縣人杰地靈,是著名的“中國小刀之鄉”、“中國色買提杏之鄉”、“中國達瓦孜之鄉”,也是創多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高空王子阿地力的故鄉。英吉沙縣距喀什65公里,交通便利,距國際航空港75公里,火車站70公里, 315國道縱貫縣境,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全縣共有13個鄉、1個鎮,土地面積470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萬畝,全縣總人口23.2萬人。2004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60838萬元,同比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達35910萬元,同比增長9%;第二產業達8805萬元,同比增長34.4%;第三產業達16123萬元,同比增長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310萬元,同比增長16.03%;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元,增長14%。
英吉沙縣是國家確定的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自然條件比較差,各種自然災害頻發,人多地少,地表水資源極為匱乏。由于自然條件和歷史的原因,農民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較低,給加快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難度。近幾年來,英吉沙縣委、縣人民政府緊緊抓住中央制定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央在人才、資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少、邊、窮地區扶持力度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真抓實干,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使全縣的基礎設施、投資環境、擴大開放、經濟協作、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發展,全縣干部作風明顯轉變,群眾生產積極性得到提高,人民要求加快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愿望非常強烈,促進了經濟健康發展,政治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英吉沙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縣。在發展農村經濟中,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從以糧、棉為主導向畜、林及二、三產業調整。近年來,我們積極調整和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農村產業結構已由單一的糧棉種植結構向糧、果、畜、棉、瓜菜多元結構轉變,農業生產連續奪得豐收。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中,近期主要以發展畜牧業為主、遠期主要以發展特色林果業來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英吉沙縣擁有豐富的杏子資源,尤以“色買提杏”名揚天下,多次得到國家、自治區、地區有關領導及國家專家的贊揚和肯定。是全國優質商品杏生產基地,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色買提杏之鄉”,味美香甜、品質上乘的色買提杏也被譽為“冰山玉珠”。目前,全縣林果總面積達31.5萬畝,人均占有果樹達40棵,掛果面積達10萬畝,年產值達1億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