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努力營造“親商、迎商、惠商、安商”的政策環境、服務環境、信用環境、法制環境和市場環境,最大限度的吸引國內外資金參與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尤其在“安商”方面,要實行重點企業掛牌保護和縣領導掛鉤聯系制度,由指定部門實行一站式收費和收費卡登記制度,嚴禁有關單位隨意到企業檢查考核,積極為企業創建一個安心發展生產的寬松環境。要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積極建設服務型機關、服務型政府和服務型社會,竭力為投資商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使更多的企業放心放膽在青河縣投資發展。 一是認真抓好已簽訂的合同或簽約的項目的跟蹤落實工作,使簽訂的招商引資工作合作意向或合同能夠完成,努力提高項目的履行率。同時力爭使野馬泉黃金風險勘探項目,哈拉蘇銅礦勘查、惠源礦業改擴建項目,塔克什肯口岸商貿基礎設施,大漠公司的大果沙棘深加工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早日建設,創造效益。 二是通過招商引資,進一步做好地質礦產的風險勘探,使礦業開發成為帶動青河經濟發展的動力。
脫貧計劃:第一,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力爭“十一五”末山羊絨產量突破60噸;繼續重視糧食生產,大力推廣優質小麥種植,不斷提高小麥單產,力爭"十一五"末小麥種植面積達10萬畝,努力將青河縣建成自治區優質小麥生產基地;進一步加大農田草場水利基本建設,大力實施低產田改造,全面推廣節水灌溉,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和產出效益,在阿魏灌區工程沒有開工的前提下,力爭到“十一五”末,新增耕地4萬畝,實現人均5畝耕地。第二,積極培育和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依托優勢資源,圍繞“四大產業鏈”建設,大力發展糧食、有機食品、畜產品和小漿果加工業,強化產業帶動,大力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第三,加快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業增長效益,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堅持“突出重點,進村入戶,整村推進”的開發式扶貧方針,實行流動扶貧和結對子幫扶措施,加大社會化扶貧力度, 積極爭取國家以工代賑資金、貼息扶貧貸款和財政扶貧資金,重點進行農田水利、人畜飲水工程、鄉村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城鄉面貌。全面推進城鄉抗震安居工程建設,改善農牧民住房條件;繼續實施“光明工程”和農村無電區域電力建設工程,消滅無電村;加快實施廣播電視“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提高農牧村廣播、電視、電話普及率。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改善農村衛生醫療條件,建立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解決農牧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強農牧民文化科技培訓和勞動技能培訓,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牧民,力口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力度,多渠道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十一五”期間,將全縣剩余17個國家重點扶持村全部達到“三個五”驗收標準,并實現整體推進,解決全縣371戶1669名特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并鞏固溫飽,1545戶7334名低收入人口全部超越動態溫飽線,基本消滅貧困。
自2002年以來,青河縣林業部門加大了對俄羅斯大果無刺沙棘良種的引種推廣力度。累計完成大果沙棘造林面積4萬余畝。
2004年,青河縣林業部門對各品種大果沙棘在青河縣的表現性狀進行了粗略測定,發現其性狀普遍不低于原引種地的表現,尤為突出的是某些沙棘品種的性狀甚至表現的更優于原引種地,近年來,青河縣已經完成沙棘種植面積4萬余畝,成活率達85%以上。
沙棘在青河發展的確有廣闊的前景:去年,已有近1萬畝大果沙棘掛果,沙棘將于今年陸續進入盛果期。到2015年,青河縣將新增林地面積15萬畝,沙棘林面積累計達到20萬畝,形成沙棘種植、產品加工、銷售的產業化規模。
去年11月16日,新疆大漠沙棘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青河縣分公司正式注冊成立,將利用青河的5萬畝沙棘資源,計劃投資6000萬元建設6萬口電/年沙棘加工企業,首期投資1000萬元,建設6000噸/年沙棘果加工企業。
阿魏菇又稱阿魏側耳,西域“白靈芝”是菌類中的珍品野生阿魏菇在青河縣分布甚廣。自從人工培植成功后,1998年,青河縣就把這種菇作為一項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對其進行了商品化開發。并作為產業來發展。阿魏菇從當初的年產二三噸,增加到上千噸,年創產值1500萬元,并銷售到泰國和廣東、浙江等沿海諸省和內地城市。2006年計劃生產菌袋200萬袋,生產鮮菇300噸,銷售300噸。
今年,縣還將建設100座阿魏菇大棚,而每座大棚補助1萬元給菇民鼓勵其大力種植。“十一五”期間,青河縣財政每年投入100萬元增加100座阿魏菇大棚,形成基地化生產,帶動千家萬戶發展阿魏菇種植,形成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力爭“十一五”末阿魏菇大棚達700座,產量達4000噸。
絨山羊,1988年從遼寧省第一批引進絨山羊種公畜83只,作為父本,用本地山羊作母本進行雜交選種選育。1997年7月,投入5萬元,從遼寧省第二批引進種公絨山羊65只作父本。2001年7月,投入25萬元,從遼寧省第三批引進種公絨山羊509只作父本。明確了選育方向,加強科學飼養管理,對其雜交后代進行嚴格鑒定,對生產性能優良、符合選育目標的后代進行橫交固定。根據繁育生產性能,堅決淘汰不合格的后代。優質品種帶來可喜的成績,使每只羊每年可長出350克左右的好絨毛。2005年4月“青格里絨山羊品牌”命名,提高了青格里絨山羊的品種知名度。
小麥:今年以來,全縣共種植小麥7.8萬畝,同比增長18.9%,占總播面積的41.47%由農業籽種部門統一引進“天山優質10號”、“新春10號”、“新春15號”、“新春16號”、“新春17號”等優質小麥籽種25.3噸,全縣種植優質小麥7.4萬畝,同比增長25.07%,小麥良種率達95%。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解決售糧問題。糧食收儲公司通過與地區攀星制粉公司聯合,已與全縣42戶種植戶簽訂1000畝白皮、硬質小麥籽種種植訂單,并支付10萬元預付金;與阿熱勒鄉和甫村、塔拉提村村民簽訂1000畝“新春14號”籽種種植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