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南邊緣,天山支脈婆羅科努山北麓。東鄰烏蘇縣,南鄰伊犁地區(qū)的尼勒克縣、伊寧縣,西接博樂市,東北與塔城地區(qū)的托里縣相連。東西長166公里,南北寬134公里,面積11275平方公里,約占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總面積的37%。縣城精河鎮(zhèn)東距烏市425公里。精河縣地處北疆交通要沖,312國道烏伊段公路東西穿過縣境而過,第二座歐亞大陸橋烏—阿鐵路斜穿縣境東部和北部。精河,唐朝稱“石漆河”。“石漆”即石油,古代大概在精河河流附近苛地帶的地隙深處隨泉水涌出石油,瀉入河中,須水漂流,所以有此稱。隨時著時間的流逝,地殼的變動,不知何幫石油不再涌出,所以到元朝時改稱“晶河”,清朝光緒初又改稱精河至今。精河,蒙古語,本意是甑蒸器,意釋為蒸之河。夏天烈日照曬,河濱沙土,卵石鑠熱,使人憋氣,似蒸籠。蒙古包語蒸籠的音近似漢語的精字,幫漢語名稱為精河。
精河歷史悠久,早在秦未精河境為塞種人游牧地。西漢高后三年,塞種人被來自河西走廊的大月氏所逼,遷到天山以南和帕米爾山區(qū),精河為大月氏的據(jù),西漢后元四年,又被西域烏孫所據(jù)。西漢神爵二年,西漢統(tǒng)一西域,漢充立西域都護府,西域正式歸屬漢朝版圖。唐貞觀二十三年,唐朝在西突厥地區(qū)設瑤池都督府,封左驍衛(wèi)將軍阿史那賀魯為都督,精河境屬瑤池都督府管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嘉定十一年,蒙古成吉思汗征服新疆各地,來西遼,統(tǒng)一西域。從此,西域處于蒙古管轄之下。明永樂十六年,瓦剌人入主察合臺后王領地亦里巴里等地區(qū)。精河境成為瓦剌部的游牧地。一直和明朝保持隸屬關系。清光緒十年十一月,新疆孜建行省,隨后下屬各級地方行政機構的設置也相應改革,設廳置縣。民國二年,精河廳改設精河縣。1949年9月25日,新疆省政府通令新疆和平解放,精河縣同時獲得解放。1981年,在精河縣召開第七次人民代表大會上,精河縣革命委員會改稱精河縣人民政府。
精河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之地,長期以來各民族團結攜手,互幫互學,共同開發(fā)建設,創(chuàng)造出一個繁榮富強的精河。有漢、回、維吾爾、蒙古等25個民族,總人口近12萬人。
位于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精河縣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特有的西域風光成為祖國西北邊陲的一方風景圣土。有避暑圣地-小海子湖、新疆第二咸水湖-艾比湖,“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遺韻,安阜城遺址、大西王界碑、烏孫土墩墓查干莫墩石人等名勝古跡。
博樂一名歷史悠久,最早的記載是公元12世紀耶律大石建西遼后所建的“勃羅城”(在今博樂西南)。元代有“不剌”、“普剌”、“孛羅”等。舊為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游牧地,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移察哈爾左營駐此,設領隊大臣,俗稱大營盤。《西域圖志》稱博羅塔拉。光緒十四年(1888年)屬精河直隸廳。1920年由精河縣析置博樂縣,1985年撤縣設市。現(xiàn)屬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