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艱苦邊遠地區引進人才時,在“外包裝”上大做文章,宣傳冊上布以美景、前景、承諾待遇,宣傳口號引人眼羨。這些做法,無可厚非,但筆者以為,艱苦邊遠地區引才也要“亮亮丑”。
“亮家底”增加人才適應性。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在哪,自然條件艱苦到什么程度,愛才用才的辦法措施為什么落實不到位等要有客觀詳細的介紹,讓人才在第一時間有“心理上的適應”。“亮難題”增強契合度。現有人才在促進經濟發展及百姓增收上還有哪些難題沒有攻克,科研水平、人才貢獻率怎么樣,存在的主客觀原因和亟待尋求的措施要有明確的定位,讓人才在第一感觀有“理性的判斷”。將“丑”進行合理的展現,遠比那些“分房子”、“給票子”、“送車子”贏得一時的人才數量要好得多,有益于真正吸引到那些想在艱苦邊遠地區做貢獻、求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