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拉木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喜馬拉雅山脈與拉軌崗日山脈之間,是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東、北、西三面分別與定日、昂仁、薩嘎、吉隆四縣交接,南與尼泊爾王國毗鄰。全縣土地總面積8684.39平方公里,屬農、牧、林綜合性的半農半牧縣?h轄5鄉2鎮45個行政村(居委會)1.4萬余人。其中有500余名夏爾巴人。縣城駐地聶拉木鎮,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聶拉木藏語意為大象頸脖的意思,人們通常理解和漢譯為“地獄之路”。早在元朝年間,聶拉木縣同西藏一道正式劃歸元朝疆域,屬中國元朝的行政區劃受中央管轄。1276年聶拉木地區屬于拉堆洛管轄,為阿里的一個行政區,到1618年受烏思藏地方政府管轄。1751年,清朝政府廢除西藏的藏王制,建立地方噶廈政府后,在聶拉木設立聶拉木宗(相當于今聶拉木縣),從此開始由噶廈政府向聶拉木派駐雪巴(相當于縣長)。西藏和平解放后,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智力行使西藏地方政府的職權。后于1960年建立聶拉木縣委、縣人民政府。
聶拉木縣屬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有兩個核心保護區(希夏邦瑪峰和雪布崗核心保護區),一個科學實驗區(聶拉木科學實驗區)和波絨鄉牧業經濟發展區及亞來、門布、瑣作、乃龍兼農兼牧經濟發展區。境內動植物資源、旅游資源、水利資源極為豐富。樟木鎮原始森林植物種類繁多,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珍稀樹木。其中藥用植物繁多,主要盛產蟲草、貝母、當歸、雪蓮等130種名貴藥材。珍禽異獸繁衍生息,主要有獐子、雪豹、小熊貓、藏雪、黃羊、藏野驢等100余種。在縣境內還矗立著海拔8012米的世界第十七高峰——希夏邦馬峰和8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這里有風光秀美的天然風景,溫暖濕潤的自然氣候,風姿多彩的冰山大川,滔滔不絕的高山銀河,碧波萬頃的肥沃良田、飛流千丈的溪流瀑布,神密的原始森林,獨特的藏傳喇嘛廟、廣闊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在這里繁衍生息,勤勞樸實的農牧民在這里世代生活。眾多的名勝古跡吸引著中外旅游觀光者和科研考察團。
全縣交通比較便利,被稱為“旅游黃金線”的中尼公路(國道318線)縱貫全縣3鄉2鎮,是全縣和全區一條重要的經濟動脈。全縣基本形成了縣村三級公路網。
聶拉木縣城鎮建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齊全,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在318國道的終點樟木鎮有聶拉木口岸,是西藏的一個國家一級陸路通商口岸。國家、自治區、地區及部分省市在樟木鎮設立了分支機構及貿易單位,初步顯示出現代化城市的雛形。設有海關、商貿邊檢、醫院、學校、藏胞接待辦、外事旅游等30多個單位。在這里商賈云集,商品琳瑯滿目,邊境貿易活躍,南來北往的客人多匯于此,素有西藏“小香港”的美譽。隨著2000年聶拉木口岸行政體制的進一步理順,口岸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展,經濟和社會效益更加顯著。2000年口岸貿易額突破10億元人民幣大關。
水利資源極為豐富,有朋曲河、波曲河、門曲河、藏拉河等河流。波曲河終年水流湍急,環城至樟木鎮流向尼泊爾匯入印度洋。全縣有水電站3座,總裝機容量2560千瓦;有郵電局兩所,電信局兩所,樟木郵政局還辦理國際郵信投送業務,縣城和樟木鎮有程控電話1200余門;金融機構6個,縣城有農行支行,樟木鎮中國銀行支行,可辦理國內外一切資金往來業務;設有廣播電視臺和各鄉鎮廣播電視單收站、電影放映隊5個,新華書店1個、圖書館1個,文化館一座;三所醫院及各鄉鎮衛生所;一所中學,4所公辦完小以及3所民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