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作品炙手可熱。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有關莫言作品是否該入選中學生教材的話題引起熱議。前日從語文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研組了解到,目前該社已確定將莫言作品收錄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中。
語文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研組張夏放介紹,該社目前正在編寫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為短篇小說選讀,作為語文教材的配套讀本。這兩天,剛剛確定了該教材收錄的40篇作品書錄,中外作品各20篇。在中國作品中,除了中學生們熟悉的魯迅、沈從文、老舍等作家作品外,莫言的《透明的紅蘿卜》也被確定收錄。
張夏放稱,莫言作品的入選和他這次獲得諾獎有關系,因為莫言這次得獎是中國文學界的大好事,將被載入歷史,對于中學生來說也有了解其作品的需要。他透露,明年春季該讀本就有望進入校園。
張夏放認為,對于中學生來說,理解莫言的作品確實存在一些難度,因為過去對于他們來說接觸更多的是現實主義的作品,對現代主義作品的接觸較少。但他認為,中學生完全可以去閱讀一些先鋒作品,在語文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已經收錄了余華 (微博)的《十八歲出門遠行》,和西方魔幻現實主義作家馬爾克斯的作品《巨翅老人》。
在選擇莫言的作品時,他們也考慮到了作品的貼近性。由于《透明的紅蘿卜》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去描寫,在心理上和中學生更有貼近性,所以中學生理解的難度會相對低一點。莫言通過《透明的紅蘿卜》里描寫的那個沒有姓名的黑孩子來訴說他少年時代吃過的苦,生活環境的寂寞荒涼,無人理睬卻又耽于幻想的那一段時光。
【延伸閱讀】
日前,身在山東省高密的莫言在連續舉行兩次媒體發布會后,宣稱不再接待任何人。對于由諾獎引發的關注,他也懇切表示:“我不希望引起莫言熱,如果不幸引起來了的話,我希望這個‘熱’盡快冷卻。頂多一個月,讓大家趕快忘掉這個事情。”
【新聞背景】
如今,各教材出版社對于教材的編寫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間。在國務院剛剛發布的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中,確定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編寫核準不再需要教育部審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什么人編寫教材,選擇什么樣的教材,主體應該是最熟悉學生成長規律的教師,但長期以來卻被認為是政府的職權。”儲朝暉建議,國家取消教材編寫核準權后,要進一步嚴格教育大綱標準,推動中小學教材優勝劣汰。
【專家解讀】
《人民文學》雜志主編李敬澤選編的一本中學生課外讀物中,就曾選入了莫言、余華等當代作家的作品。前日,他接受采訪時稱,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現在的中學生都讀些什么,不要去低估他們的理解能力,“現在的中學生見識很廣,涉獵也很多,我相信現在的中學生完全消化得了莫言,現在的中學生不會胃口那么弱,消化一下莫言就受不了了”。
在李敬澤看來,籠統地去爭論莫言的作品適不適合入選中學語文教材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莫言的作品種類很多,“入選有爭議的地方可能涉及莫言的部分作品,現在大家有爭論的是《紅高粱》《蛙》《豐乳肥臀》等作品,但實際上莫言還有很多作品,他的很多短篇小說非常出色,這些短篇小說編入中學語文課本是沒有問題的”。
李敬澤認為,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說大都充滿詩意,能給人豐富的聯想空間,很適合中學生去讀,他說:“比如《透明的紅蘿卜》學生看就非常好,文字很絢麗,能讓十幾歲的年輕人體會到中國文字之美。”
【教師說法】
北京五中高三語文組的徐淳老師認為,莫言的作品可以選入中學課本,他說:“像《變形記》《百年孤獨》節選這樣的作品已經出現在教材或者選修教材中,莫言的作品有什么不可以?也許每個學生不一定讀得懂,但是可以讓大家去試著欣賞。”
他表示,“不管是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還是國內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必定有一定的認知度和很高的評判標準,我覺得在選修課本里可以涉及,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思路。”
徐老師還透露,莫言獲獎當晚他就收到了很多高三學生的短信,他認為莫言的作品即使不選入中學課本,也會有很多學生去追著讀,因此放不放在課本中不必有那么大的爭議。徐老師稱,他回復學生們不要單單為了莫言獲獎一事高興,更要有高興之后的思考。
北師大二附中語文老師何杰認為,莫言的作品本身是非常優秀的,但不能簡單地因為他獲得了諾貝爾獎,就決定將其作品納入中學教材。具體而言,何杰老師認為,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否應該選入教材,哪些作品適合選入教材,都需要經過教材編寫專家慎重的研討和論證。“就教學需要而言,語文教材應該保持適度穩定,不應隨意改動,也不應過分時尚化、新聞化。”何杰說。
“魯迅先生是偉大的作家,但并不代表他的每一篇作品都適合選入中學教材。”何杰認為,教材的作品選擇應該有嚴格的標準,要看作品是否具有典范性,是否符合教學需要,是否對中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同時,也要考慮中學生對其作品的接受程度。“把優秀的文學作品作為讀本推薦給學生是可以的,但是決定將其納入教材則需要慎重研究。”(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