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仁參贊赴蒙古戰略研究所交流發言材料
編者注:3月25日上午,我館經濟商務參贊孫維仁應約赴蒙古戰略研究所,就中國經濟發展及雙邊經貿合作的熱點問題與該所專家進行交流。現將孫維仁參贊主旨發言材料刊載如下:
戰略研究所是蒙古最權威、最重要的智庫機構,擁有十分專業的研究團隊和深厚的研究功底,長期以來為中、蒙兩國全面友好關系的發展建言獻策、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受貴所的邀請和邢海明大使的委托,與在座各位就雙方共同關心的中國經濟發展及中蒙經貿合作領域問題進行一個較為深入的交流。
第一、當前中國經濟主要形勢和未來全面轉型發展趨勢
不久前,中國“兩會”順利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上述綱要和報告內容十分豐富,對當前中國經濟主要形勢和未來全面轉型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了全面闡述和說明,并全文對外公布,一些核心內容我們使館網站的蒙文版上已經刊登。相信在座各位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都給予了足夠關注。綱要和規劃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未來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信心、決心和能力。
(一)中國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2015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了多重困難和挑戰,但經濟增速依然達到了6.9%,完成了年初7%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當前,全球經濟尚未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低速增長,發達經濟體和新型市場經濟體走勢分化明顯,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僅在3%左右。中國6.9%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與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速大幅下滑、甚至出現滯脹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十分不易的。從貢獻率看,去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和重要正能量。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經濟增速是在中國經濟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大背景下取得的。2015年,中國GDP總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超過世界經濟總量的15%。如此大的規模之下,經濟增速由高速增長逐步向中高速增長轉變,是完全符合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
(二)中國經濟發展保持長期向好趨勢。中國經濟在近4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已經積累了強大的發展實力和豐富的發展經驗,絕對不會“硬著陸”,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展任何變化:第一是物資基礎雄厚,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和高效的基礎設施;第二是市場需求巨大,有十三億人口、九億勞動力和七千萬的市場主體;第三是區域發展空間廣闊,要素流動越來越便捷,資源配置效率越來越高;第四是生產要素質量提升,勞動力受教育程度顯著增加,創新實力日益增強;第五是宏觀調控經驗豐富,足夠應對世界經濟復雜波動局面。因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今年6.5%-7%的經濟增長區間預期,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了“十三五”期間6.5%的總體經濟增長目標。這些目標都是與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相吻合的,都是實實在在、完全能夠實現的。
(三)中國經濟的全面結構性改革正穩步推進。“十三五”規劃特別注重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將二者邊界梳理得更加清晰。根據上述思路,十三五規劃將“結構性改革”作為最突出的主線,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理念、清晰的發展思路和具體的發展任務:五大理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五大思路是“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五大任務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在系統改革下,中國經濟結構已經得到不斷優化,特別是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已超過66%,抵御外部波動和風險的內生能力顯著增強。
(四)綠色發展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坦率地說,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消耗了大量資源、能源,由此帶來了較為突出的生態和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快速工業化過程中都曾發生過。中國政府已下定決心轉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強力推進、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一系列“組合拳”,包括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減少排放、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等。這些措施的實施,在全面恢復“綠水青山”的同時,不僅不會影響經濟增長,還將為中國經濟帶來全新的重大增長點。
(五)創新發展將成為中國經濟最大驅動力。“創新”是貫穿整個《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創新處于核心地位,“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已被納入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同時,創新是全方位和全領域的,無論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或是保障民生補齊短板,創新都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杠桿。因此,未來中國的發展,各種新思維、新理念、新制度、新科技、新文化必將層出不窮,成為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最大驅動力。
第二、中蒙雙邊經貿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新常態”下,中國正在全面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打造親誠惠容的周邊命運共同體。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真誠希望同包括蒙古在內的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經驗,愿意毫無保留地共享先進適用技術,為蒙古發展進程提供力所能及的資金、技術、人才支持。愿意將中國優勢產業同蒙古發展需要相結合,幫助蒙古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改善民生,將兩國發展戰略緊密對接,增強蒙古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當前,全面深化中、蒙雙邊經貿合作正面臨著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是雙邊基礎良好,全面合作已成共識:中蒙互為重要近鄰,友好關系與務實合作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連續十多年成為蒙古最大的對外貿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投資來源國。兩國高層互訪十分頻繁,不斷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既是雙方明確的政治意愿,也是兩國人民的殷切期盼。二是戰略機遇明確,互補優勢明顯: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方開展對蒙合作,不搞我多你少,我贏你輸,一定要實現互利共贏,在一些具體項目上可以更多照顧蒙方利益。中國正在全面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未來一段時期仍將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蒙古正在實施以公路、鐵路、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道、輸電線路等“五大通道”為核心的草原之路倡議。以“一帶一路”同“草原之路”戰略對接為契機,兩國發展戰略高度互補,在礦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合作等領域,合作機遇十分廣闊。三是中國政府全力支持,政策措施到位:中國出臺了一系列鼓勵雙邊開展經貿、裝備與產能合作的資金與政策措施。一方面,中國政府無償援助和優惠性質貸款、亞投行、絲路基金、商業銀行等金融資金都將蒙古作為重點投向國家,全力支持對蒙項目合作;另一方面,兩國政府打造了中蒙博覽會這一全方位合作平臺,解決了蒙古牛羊肉對華出口問題,積極推進二連浩特-扎門烏德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開展雙邊能源、交通、金融等各領域互聯互通規劃,雙邊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正在不斷加強。
各位專家,中國近40年的改革開放經驗證明,只有從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一心一意謀發展,才能實現國家的快速可持續發展。最后,我愿意結合中方自身發展經驗,就進一步加強中、蒙雙邊合作提出以下幾點具體建議:
(一)扎實推進項目合作取得突破:標志性的大項目合作,既是經濟發展的直接引擎,可迅速聚集大量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充分帶動經濟短期內快速增長;又能創造大批就業,帶來顯著的長遠社會效應。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大膽引進外國戰略投資,實施了寶山鋼鐵廠、蘇州工業園區、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等一大批標志性項目,這些大項目在中國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至今依然為人稱道。當前,中國為蒙古提供了較大的資金和金融支持。但無論是援助或是貸款資金,在使用過程中項目反復變化非常多,導致項目推進依然存在一定困難。特別在一些大型的礦能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這些項目都是影響非常深遠、作用十分明顯的,希望雙方能夠密切配合,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在每一個具體項目方面不斷取得進展,不斷造福蒙古人民。
(二)進一步改善外來投資環境: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引進外資和學習借鑒外來先進經驗的歷史。中方始終堅持重視外資、優待外資、利用外資的發展模式,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外資在華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2014年以來,中國吸收外來投資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可以說,沒有對外來資本的有效利用,就沒有中國今天的改革開放成就。蒙古當前經濟體量較小,但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對資金、技術、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我們真誠希望蒙方能進一步、全面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為蒙自身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開辟雙邊務實合作新領域:過去幾十年,中國在不同發展階段為自身打造了不同的增長極,1979年建設深圳特區、1992年設立浦東新區、2001年加入WTO、2013年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這些重大舉措都成為了中國發展的標志性推動力。中蒙雙邊經貿合作歷經數十年發展歷程,已達到了你中有我、密不可分的緊密階段。當前,已不能簡單滿足于傳統合作領域,而十分有必要為雙邊合作注入新的推動力,打造新的增長點。如能盡快在中、蒙雙邊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自貿協定談判、中國金融機構在蒙設立經營性機構等方面取得突破進展,將完全符合當前蒙古自身發展利益。當然,具體合作條件方面中方可以充分照顧蒙方訴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平等協商。
以上看法和建議,供各位專家參考。(來源:駐蒙古經商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