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財經論壇報》7月14日消息稱,德國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咨詢公司出臺報告,分析伊朗汽車市場,稱目前在伊朗投資汽車產業具有巨大回報。
報道稱,伊朗在汽車產量達到頂峰的150萬輛,由于制裁原因,跌至67萬輛。恢復至93萬輛。隨著制裁取消,原先的貿易伙伴紛紛返回伊朗。標致公司與伊朗霍德羅公司組建了新的合資廠,其中包括豁免4.27億歐元債務以及為伊朗公司提供折扣價。在2010年放棄其在伊朗霍德羅柴油機公司30%股份的戴姆勒公司,近期宣布將重返伊朗銷售和本地制造市場。由于其在伊朗品牌美譽度高,預計將主攻商用車特別是卡車。其他如奧迪、大眾、寶馬和現代,目前在伊朗尚無生產線,也在2015年中期與伊方合作伙伴開始洽談合作。但擔憂也無處不在:寶馬表示將暫緩并視政治和經濟發展再定。菲亞特克萊斯勒認為伊朗市場很有前景,但目前給出定論尚為時過早。
報道認為,雖然政治局勢敏感,但伊朗汽車產業基本面很有前景。伊朗具有8000萬人口,這與德國基本持平,但其中一半人口年齡在30歲以下,而且受過高等教育,特別是在科學、工程和技術領域。IMF預測,如果制裁不再反復的話,伊朗2016年以后經濟增長率將達4.4%。雖然該國持續以來石油收入,但該國已逐漸降低石油收入在其政府收入中的比重。2015年12月,伊朗預算中石油比重為26.1%,比前一年降低13.8%。汽車是該國僅次于石油之后的第二大產業。在制裁前,伊朗是世界第20大汽車生產國。汽車產業提供7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240萬人間接服務于汽車業,這相當于該國就業人口的10%。伊朗僅向中東一些國家以及白俄羅斯、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和委內瑞拉出口汽車。伊朗地處中東中心地帶,這為其發展成為地區樞紐提供了巨大潛力。標致公司已宣布將把其在伊朗生產的汽車中30%用于出口,以充分利用伊朗政府提供的政策。伊朗政府規定,在伊朗建廠且將其30%產品出口的外資企業,將給予寬松的稅收和其他優惠政策。
報道分析稱,豪車在伊朗具有較大發展潛力。預計到2020年,豪華車輛銷售將一枝獨秀達到年均66%的增長率,而其他車輛銷售增長率僅能達到16%。伊朗年輕人口數量將在2040年達到頂峰。目前,伊朗每1000人擁有147輛車,比較而言,英國和美國這一數字分別為519和809。伊朗車輛平均壽命為11年,為更新其車輛,伊朗政府于2005年推出了新的排放標準和車輛報廢方案等舉措,目的是使低效率車輛退出伊朗道路。2015年,大約有32萬輛車報廢,政府預計今后10-15年內每年將報廢約20萬輛車。
外國品牌車輛在伊朗公眾中具有正面評價。根據2015年的一項研究,伊朗人認為進口商品就是高品質商品,約有47%的受訪民眾表示將購買進口汽車。但向伊朗進口整部汽車從來都沒能成為一項大生意,在制裁期間,整車進口輛跌至49輛至4萬輛之間。,這一數字迅速回升,達到10.6萬輛。隨著史無前例的高進口關稅在逐漸下降,預計這一數字在未來幾年還會繼續升高。2006年,新車進口關稅為100%,2010年降為70%。但是混合動力車是個例外,進口關稅僅為4%,以促進銷售。這導致了混動車銷量呈現112%的增幅。雖然伊朗是世界第7大石油生產國,但其煉油能力有限,因此鼓勵使用天然氣混合動力車。伊朗政府在是否降低進口關稅問題上意見不一。2015年,一批伊朗國會議員以及伊朗海關署長呼吁提高進口汽車關稅,以增加政府收入并保護國內制造業。但預計伊朗政府將持續放松進口關稅,因為其長期目標是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該組織成員的汽車進口關稅平均水平為3.5%。即使有居高不下的關稅,以及2.5升以上發動機的禁令,但這些絲毫不能阻礙伊朗富人對豪車的熱愛。從3月至制裁頂峰期間,伊朗進口了563臺保時捷轎車,價值5000萬美元。而在此之外,客戶還要支付90%的關稅。
報道分析稱伊朗市場今非昔比。傳統上,伊朗在石油產業和主要的制造業上政府占壟斷地位。近年來,伊朗政府逐漸降低其在伊朗霍德羅及塞帕這兩大汽車企業中的股份,從2008年的50%降至2010年的20%。但較小的且車生產企業仍然抱怨這兩大明顯的雙頭壟斷以及政府對這兩家車企的優惠政策。伊朗政府的優先重點是要建設國內產業能力,同時庇護其不受大多數外國企業的競爭。因此,整車進口策略僅在短期且進口量較少情況下有效。
報道結論稱,只有那些愿意深入研究伊朗監管要求、市場環境和其獨特的政治和文化底蘊的外商投資者,才能充分享用伊朗這一充滿肥厚利潤的市場。
(駐伊朗使館經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