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區位于杭州大都市的中心區域,面積210.22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312049人,外來人口380283人,轄4個鎮、6個街道(下沙、白楊街道托管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區城市社區51個,全區農村14個,2007年全區撤村建居社區43個。歷年來,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全國衛生先進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區、浙江省科技進步先進區、浙江省教育強區、浙江省平安城區。江干區是杭州市的交通樞紐中心,滬杭甬高速公路和滬杭、浙贛、杭甬、杭長鐵路在此交匯,蕭山國際機場峙江相鄰。外地進入杭城有5個道口在江干區境內,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汽車客運中心、投資6億多的杭州長途客運中心已經建成。規劃中的上海一杭州磁懸浮的杭州站設在江干,將使上海、杭州的同城效應得到進一步增強。以新東站樞紐工程建設為核心的決戰東部重點是決戰江干,地鐵工程正在有序實施。獨特的地理位置,發達的交通設施,使江干區成為杭州市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特別是杭州市城市東擴戰略的加快實施,從西湖時代向錢塘江時代的歷史跨越,給江干區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戰略機遇,江干區正在成為杭州市新的行政中心、商務中心、文化中心和會展中心,成為杭州大都市的中心區。
江干地方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春秋時,初屬越。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屬吳,三十年復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屬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今杭州地置錢唐縣,江干地方屬錢唐縣。東晉咸和三年(328),錢唐縣治落址鳳凰山東麓一帶。此后,該地先后為隋唐杭州州治、五代吳越國王城和南宋皇城所在地。宋至清,今境域分屬錢塘、仁和2縣。民國16年(1927)10月江干區建區,至38年5月3日杭州解放,區建置屢有變動。
南宋時,城內設廂坊,郭外設鄉里。清宣統二年(1910),設有錢塘縣江干鄉和仁和縣江干鄉、會堡鄉。民國時期,區以下先后實行街村制(村里制)、坊閭鄰制和保甲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境內農村設鄉(人民公社)、鎮和行政村(大隊),城區設街道和居民區。江干區行政區劃多次調整變動,1956年和1969~1975年,分別轄7個街道和5個街道,區域面積最小,約8平方公里。1996年,江干區轄7街道和5鎮1鄉,街道、鄉鎮分轄72個行政村、164個居民區,區域面積221.58平方公里。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滅楚,今杭州地置錢唐縣,江干地方屬錢唐縣。東晉咸和三年(328),縣治已在鳳凰山東麓一帶。南朝宋泰始年間(465~471),今吳山東麓的鼓樓一帶設有“新城戍”兵營。齊武帝永明四年(486)正月,唐之以錢唐為中心建立政權,國號吳,年號興平(486~487),以“新城戍”為天子宮,以縣治為太子宮。陳禎明元年(587)置錢唐郡,郡治襲縣治,縣治移“新城戍”。
隋開皇九年(589)廢錢唐郡置杭州。州治初設余杭縣,次年遷至錢唐縣“新城戍”,開皇十一年移于柳浦之西鳳凰山麓,并依山筑城,周圍36里90步,為杭州最早的城垣。唐代,為避國號諱,改錢唐縣為錢塘縣。
五代后梁龍德二年(922),析錢塘、鹽官兩縣各半,及富春之長壽、安吉兩鄉置錢江縣,與錢塘縣同城設治。江干地方分屬錢塘、錢江2縣。龍德三年,錢镠被封為吳越國王,立吳越國,以鳳凰山麓州治故址建王城(子城)為國治。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錢江縣更名仁和縣。南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南宋正式定都臨安。紹興二十八年七月,在吳越子城故址建成皇城大內,范圍東起饅頭山東麓、西達鳳凰山、南抵笤帚灣、北至萬松嶺南,方圓9里。
南宋時,杭州成為一朝帝都,城內設廂坊,郭外設鄉里。據乾道、淳祐、咸淳“臨安三志”記載,皇城和寧門沿御街至朝天門(今紫陽街道中山南路一帶)為錢塘縣右一廂,下設孝仁(今高士坊巷)、登平(今興隆巷至六部橋一帶)、壽域(今白馬廟巷)、保寧(今太廟巷)、天慶(今丁衙巷、察院前一帶)、保民(今城隍牌樓巷)、懷信(今鼓樓灣)、常慶(今十五奎巷)、裕民(今通江橋東鎮東樓)、新開(今鼓樓北,屬上城區)等10坊。新開門(今望江路與竹椅子巷相交處)外(今紫陽街道和上城區城站街道轄地)為仁和縣城東廂;嘉會門(包山與鳳凰山相交處)外江干一帶(今南星、閘口街道轄地)為仁和縣城南左廂,隸狀元、美政2坊;今筧橋白石廟和彭埠土備塘以西地帶為仁和縣臨江鄉,下設曲江、海門、望潮3里;今三里亭、景芳亭一帶屬仁和縣太平鄉,今丁橋鎮屬仁和縣廉德鄉,今九堡鎮屬仁和縣安仁東鄉。
元明清三代,江干地方仍為錢塘、仁和2縣分轄。今望江街以南、鳳山門以北、貼沙河以西、紫陽山以東地域屬錢塘縣,其余地域屬仁和縣。
清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在縣以下劃分自治區域。今六和塔以南的梵村、徐村和梅家塢一帶為錢塘縣江干鄉,今閘口至望江門外沿江地帶為仁和縣江干鄉,今清泰門外沿江地帶為仁和縣會堡鄉。宣統三年,錢塘、仁和縣撤裁,2縣地域由杭州府直轄。民國元年(1912)2月,廢杭州府,以原錢塘、仁和縣地并置杭縣。江干地域由杭縣領轄。
民國16年(1927)5月,劃杭縣所屬城區等地設杭州市。10月,杭州市置城區、西湖、皋塘、湖墅、江干、會堡6區。19年8月,杭州市改為13個區(第一區至第十三區),江干區、會堡區分別更名第八區和第九區。23年3月,為了同省會警察局各分局轄地一致,杭州市開始將13個區合并為8個區(第一區至第八區),第八、第九兩區合并稱第五區。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第五區改稱江干區,至1996年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