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沙鄉招商網訊:浙江省蒼南縣龍沙鄉位于蒼南縣城東南19.5公里。總面積33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2005年總人口1.3萬。是省級欠發達鄉鎮之一。地處海濱丘陵,三面環山,東面臨海,境內山高嶺峻。有山地4.5萬畝,耕地7500畝,海涂6700畝,俗謂“六山二水二分田”。糧食作物以番薯、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油菜籽、甘蔗。山地種有杉、松、油桐、黑荊樹及茶、柑桔、楊梅、柿等。漁業主要從事海上捕撈,水產品有鰻魚、鯧魚、梭子蟹、蝦、等。灘涂產品海蜈蚣、跳魚。灘涂養殖縊賢士、泥蛤。鄉村企業有造紙、電力、鞭炮等。有赤溪至金鄉公路沿海岸經鄉境東部。
2005年龍沙鄉國民生產總值6605萬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25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80萬元,漁業產值4100萬元;第三產業產值3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190元,年末總人口1443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75‰。漁業作為龍沙經濟的重頭戲,提出“主攻養殖,優化捕撈,深化加二,搞活流通”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淺海、灘涂養殖業,形式以紫菜、蟶子、彈涂魚、青蟹、梭子蟹為主的養殖基地;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優越的氣候和自然條件,在下門村發展野菜、楊梅種植與山羊養殖,在吊壁燈村形成獺兔為特色的養殖業。龍沙鄉增加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把潛在的山地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經濟優勢,加大“科技興農”力度,開展農民素質培訓工程,受訓農民達350多人次。龍沙鄉堅持農業產業化方向,扎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利用科技三下鄉活動和養殖技術培訓班。為漁民提供病害防治、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咨詢,科技興漁,加快龍沙現代水產示范園區建設步伐。利用海涂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產品養殖和深加工業,新扶持了紫菜加工廠13個,紫菜加工產值可達1000萬元。
龍沙鄉禁止農田拋荒,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7000畝以上。農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逐步擴大,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開發新型農業產業,引導農民走“合作社+農戶”、“基地+農戶”的形式,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龍沙鄉成立了安峰青蟹養殖合作社、玉溪山羊合作社、果林合作社、龍山水產養殖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一家龍頭企業——龍庫獺兔場。其中安峰青蟹養殖已被評為省級無公害水產品。2006年末,全年水產品加工產值可達2600萬元。龍沙鄉加快建設安峰現代水產養殖園區步伐,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增加發展后勁。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保持了效益農業良好的發展態勢。農產品種植面積大幅度上升,沙坡下門等村的水果、蔬菜基地蓬勃發展,“龍頭型”農業企業已具雛形。
龍沙鄉安豐村安豐青蟹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于2005年8月由鄉政府牽頭,村“兩委”班子共10人共同出資5萬元成立的,并得到浙江省特派科技指導員的技術指導。合作社成立以來,已有122人加入,養殖從當初270多畝現已發展到550多畝,2006年收入達1090多萬元,純利潤達470多萬元。現在,村固定資產已達600多萬元,解決本村勞動力200多人就業。安豐村擁有的海域面積1300多畝,現已經全部開發利用養殖青蟹、梭子蟹、泥蛤、彈涂魚等水產品,2006年9月經省地市海洋漁業局的領導、專家、技術員鑒定,將其確認為浙江省無公害養殖基地。
2006年,龍沙鄉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380萬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1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00萬元,漁業產值3000萬元;第三產業產值2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600元,年遞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