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鎮招商網訊: 清湖鎮位于江山市城區西南郊,東與碗窯鄉、長臺鎮為鄰,南與石門鎮相接,西與賀村鎮、淤頭鎮毗連,北同虎山街道接壤。1992年5月,江山撤區擴鎮并鄉,撤銷清湖鄉、和睦鄉,組建清湖鎮。轄區總面積6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758.4畝。轄居委會1個、行政村26個,有111個自然村,256個村民小組,有10084戶3.2萬人。2007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7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2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財政總收入400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6932元。
區位優勢明顯。清湖鎮地處長臺溪、石門溪與江山港交匯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主要水系有江山港從西南向東北流貫鎮區,境內長8.5公里,稱清溪;有長臺溪、石門溪分別流入境內和睦地方匯合,稱和睦溪,由東南往西北流入江山港。區域交通十分便利,黃衢南高速公路、新老46省道、水張公路和浙贛電氣化鐵路貫穿境內。主要公路有46省道蘭賀線沿鎮西隅穿越;主要縣道有水泥廠路口——白石線,花園崗——峽口線。在建黃衢南高速公路清湖段全長5.78公里,接線3.6公里。鐵路上鋪車站貨運專線,從上鋪車站至七斗村境內,年吞吐量20萬噸。
農業富有特色。清湖是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的高產優質農業區,基本形成“一村一品”,食用菌、蔬菜、瓜果、甘蔗、生豬、鱖魚等六大產業構成了全鎮效益農業的基本框架。2005年,清湖鎮被確定為農業部科技示范鄉鎮,農業新品種引進和農業主導產品有了很大變化,農業結構調整逐步優化,效益農業十分明顯,全鎮糧油作物種植面積穩定,保持了較高生產水平。常年種植以白菇、秀珍菇為主的食用菌2000萬袋,蔬菜13400畝,棉花860畝,生豬年出欄9.8萬頭。全鎮甘蔗種植規模1500畝,甘蔗年總產6500噸,樂意村是遠近聞名的“甘蔗村”。
工業發展迅猛。清湖是一個經濟重鎮。2007年全鎮工業企業有325家,年工業總產值達21.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2家,產值達10億元。全鎮已形成以機電、竹木加工、注塑產業為支柱,另有化工、醫藥、綠色食品等門類眾多的企業為支撐的工業體系。門業、變壓器、啤酒、注塑已走出國門,跨入市級先進制造業基地。機電方面,擁有一批如浙江紀元電器集團,江山特種變壓器有限公司等科技含量較高的骨干企業,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在建的還有一大批年產值億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如“英博啤酒有限公司”、“浙江萬瑞達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等。
人文資源獨特。清湖是一個文明古鎮,清湖碼頭聞名遐爾。據《民國地名大詞典》記載:“清湖鎮,為浙閩要會,閩行者自此舍舟而陸,浙行者自此舍陸而舟,繁盛勝于縣城。”清湖文化底蘊深厚,通過挖掘開發和睦彩陶文化村,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仿古彩陶制作基地,和睦彩陶成為中國陶的“活化石”。清湖古街區是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區內有心航山、小江郎、老虎山、青草洲、賓腸洞等8處獨特的自然風光。清湖人杰地靈,歷史上先后出過2名進士。近代也是名人輩出,中科院院士毛江森、徐元森均出自清湖。
鎮黨委、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貫徹“興工強鎮、借力發展、特色推進”戰略,以“三鎮聯創”(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強鎮、省文明鎮)為目標,以創業創新為主題,以提升發展為主線,以“兩區(江賀走廊工業小區、注塑工業小區)、三點(清泉小區為主的下山脫貧移民點、和睦村特色文化村示范點、花園崗村農村社區示范點)、四線(水張線、江賀公路沿線、新46省道沿線、黃衢南高速公路包括接線的沿線)”為主戰場,加快推進清湖經濟社會全面提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