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用心登臨萬橋的人,便會贊賞橋頭西端的臨江亭上,這副對聯所描繪的意境。萬橋,座落在樂清市天成鄉,通體紺紅,四墩五跨,宛如飛龍跨江,是著名的石拱橋。
橋飛架在赤水港上已有九百多個春秋,是滄海桑田的見證。面對氣勢雄偉的石拱橋、古樸典雅的臨江亭和兩岸鱗次櫛比的樓房民宅,誰能想到,早在九百多年前,這里卻是“潮來白茫茫,潮去水汪汪”的泥涂海灘,水勢湍急的赤水港,將這片汪汪泥涂切成東西兩片,兩岸鄉民雞犬相聞,呼之能相應,但要想不靠渡船東西往來,那就要沿山繞道拐彎抹角走許多里路,要從現在的蒲歧侯宅沿山腳北經皇岙,拐長山,奔南陽,走烏石,西轉瑤岙,闖潭頭,再越后嶼,穿竹嶼,直向牛鼻洞,整整經過一個大灣,比直線距離多不知多少倍。
鄉民們多么渴望赤水港上能架起一座津梁,于是鄉之賢哲萬規便憂民濟世,倡議造橋。萬規是當地的一名讀書人,勤攻詩書,滿腹經論,胸懷報國之志。在應試落榜后,就舍棄功名,礪志敦行,造福鄉里。他家居赤水港畔,目睹一艘艘渡船被激流覆溺,便陡然升起造橋的宏愿。
宋元祐二年,即公元一O八七年,萬規傾獻家資,率領鄉民,運石筑堤,肇造大橋。可是赤水港水深流急,幾次興波卷瀾,沖塌他們辛苦壘成的橋基、橋柱。萬規堅韌不拔,屢塌屢建,多方籌資,組織鄉民,多時每天發動上百只木船運石,歷經八年奮戰,終于在赤水港上架起了一座石木結構的大橋。當地鄉民為了千古傳頌萬規的美德,以其姓命橋——萬橋。
為了打好堅固的橋基,萬規已竭盡資財,只能橋柱疏立,跨木為粱。到了明代宣德年間,萬橋遭受了火災,那合抱粗的梁木一旦化為灰燼,鄉民們憂心忡忡。這時擔任蒲歧所千戶的魏迪繼承萬規的遺志,毅然挑起修橋的重擔。他帶頭捐出資銀八十余兩來倡導修橋,并派軍士廣募眾緣,化四柱為五洞,樹欄楯于兩旁,九閱寒暑,終于將萬橋建成今天這樣雄偉壯麗的臥波長虹。不論在時間上、財力上,還是在規模上,魏迪所流的汗水并沒有比萬規少,因此,萬氏子孫要求將“萬橋”改名為“魏橋”,魏迪卻堅決拒絕。他說,我倡導建橋是繼承萬規的事業,為的是利民,不是沽名。于是萬橋之名便千古流傳。歷經元、明、清至今,萬橋為虹橋貿易市場的崛起和周邊鄉鎮經濟的發展與繁榮,譜寫了不朽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