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麗絲·萊辛
編者按:英國女作家、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多麗絲·萊辛17日去世,享年94歲。原浙江大學教授陳才宇是萊辛作品《金色筆記》的譯者,并且寫了專著來分析萊辛作品特色。騰訊文化獨家連線陳才宇教授,他回憶了與萊辛交往的故事和萊辛的作品特色。
已經退休的原浙江大學教授陳才宇是多麗絲·萊辛的最重要的作品《金色筆記》的譯者。得知萊辛去世的消息之時,陳教授表示很吃驚。
他首先回憶了與萊辛交往的情況。1998年,已經翻譯了一大半《金色筆記》的陳才宇到劍橋大學游學,聯系上了萊辛,和萊辛約好在1999年9月去拜訪她。萊辛住處遠離倫敦市中心,是一個三層小樓,書很多,“這也符合她說過的作家不可能從沒有書的書房里面走出來的看法。”那天開始還有點不自然,因為萊辛這么高的文學成就,陳才宇略有拘束。但是后來隨著交流的深入,氣氛逐漸融洽起來。萊辛對于自己做了12年諾獎提名人選這事兒有點耿耿于懷,不過倒也并不十分在意。而且她還拜托陳才宇查查中國國內對她的書的盜版情況,有家出版社未經授權,將《金色筆記》改名《女性的危機》,“老太太很不高興”。后來萊辛還送了陳才宇一些書和購書券。爾后,他們保持了十多年的通信來往,經常互寄賀卡和書籍。
對于《金色筆記》,陳教授認為這是萊辛的巔峰之作,因為萊辛寫作的特點在這書之中都可以找到痕跡,而且這個作品的主題比她的所有作品的主題都宏大,一本書中表現了三個大的主題:一是20世紀50年代四分五裂的世界;二是主人公安娜四分五裂的人格;三是萊辛在里面寫出了自己的文學思想。只要看到這書的人,都會震撼異常。對于這部作品,陳教授也做過多次的分析,還出過一本專著《金色筆記閱讀提示與背景材料》。
這本書是萊辛獲得諾獎的最大支撐,正如諾獎評委會在頒獎公告中所說的“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詩性的女性經歷……那位女性經驗的敘述者,憑借著懷疑主義的精神、火一樣的激情和幻想的力量,讓一個分裂的文明承受重新的審視。”在陳教授看來,萊辛作品關注的主題比司湯達、托爾斯泰還要大,她反應了整個世界的歷史,“這是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
萊辛作品中強烈的表達了女性對于這個世界的看法,為此被賦予了女權主義的色彩,“萊辛是極力反對女權主義者的稱號的”,陳教授說,只能說她是女性主義色彩,而她資深復雜的經歷和作品的主題,是很難總結出女權主義的標簽的。很多女性在看完萊辛的書之后,都表示找到了生活的力量,從而有了“女權主義沖動”,看來,這是生活給這位老人的一抹黑色幽默。
萊辛的書在國內銷量一直不好,陳教授以自己翻譯的這本《金色筆記》為例,說第一版印數不多,沒有賣完,后來改頭換面,第二版的時候換了一個紅彤彤的封面,結果呢,銷量也是不好。萊辛得諾獎之后,國內有過短暫的閱讀熱,但是讀者反應也是平平,很快就熱度下降了。因為一般人閱讀的話會傾向于較強的故事性,萊辛的作品故事是四分五裂的,結構也是四分五裂的,很多線索是一段段分割掉的,可讀性比較差。同樣的,她的書在歐美銷量也是一般,整體來說比國內要稍微好一點。但是,她的書在大學里面很受歡迎,很多的博士論文都是以《金色筆記》為主題。看來,她的書還是學院派的性質濃厚一些。
希望更多的人能關注到萊辛的作品,也祝愿她在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