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參與搶險救災的官兵對路面和河道進行恢復。云南彝良龍海鄉山體滑坡災害的人員搜尋工作已經結束,救災工作已轉入善后安置和恢復重建階段。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10月6日,參與搶險救災的官兵對路面和河道進行恢復。云南彝良龍海鄉山體滑坡災害的人員搜尋工作已經結束,救災工作已轉入善后安置和恢復重建階段。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中新網10月7日電 國土資源部今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云南省彝良縣龍海鄉鎮河村“10.4”田頭小學滑坡災害應急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本次災害是由于持續降雨引發的大型高陡松散巖土體滑坡災害。9月7日彝良縣的兩次中強地震(分別為5.7級和5.6級)也對斜坡巖土結構的破壞起到一定作用。
報告指出,云南省彝良縣龍海鄉鎮河村油房村民小組“10.4” 田頭小學滑坡災害發生于4日上午8時10分。滑體長約80米,寬約76米,厚約5~10米,體積約4.5萬立方米。滑坡造成19人遇難(其中,田頭小學三年級或五年級學生18人;當地村民1人。5日傍晚,19位遇難者遺體已全部找到),1人受傷。滑坡損毀小學教室3間,3戶村民的房屋9間。1戶3位村民成功脫險。
報告分析了本次災害的成因,是由于持續降雨引發的大型高陡松散巖土體滑坡災害。
一是地形高陡。滑坡前斜坡的主體坡角50~60度,上段約80度,下部受鎮河左岸沖刷。斜坡主體坡面為坡耕地,上部種植水竹,水竹根系發育,易于富水,相當于在滑坡后緣加載,對滑坡穩定不利。鎮河側蝕斜坡坡腳,也破壞了斜坡體的底部支撐。
二是斜坡物質松散。滑坡物質為崩坡積成因的松散巖土,下伏基巖為石灰巖夾泥質粉砂巖,巖層傾向340度,傾角45度,斜坡坡面與基巖巖層面呈斜交關系。
三是持續降雨。9月1日至10月4號之間累計降雨量297.3毫米,是往年同期降雨量的三倍多。坡耕地利于降水緩慢入滲,導致了巖土體逐漸飽水,強度降低,并在松散土與基巖接觸面處形成滲流軟弱帶而產生滑坡。
另外,9月7日彝良縣的兩次中強地震(分別為5.7級和5.6級)也對斜坡巖土結構的破壞起到一定作用。滑坡區位于“9.7”地震VI度區,發生滑坡的山坡地帶在今年“9.7”地震之前未發現地面開裂變形等跡象,“9.7”地震后也未發現明顯的地面開裂等宏觀變形跡象。
報告提出,下一步將開展“10.4”滑坡右側坡體的變形監測,防范再次發生地質災害;盡快啟動“9.7”彝良地震災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調集省內專業隊伍,開展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查明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引發因素和隱患地段,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報告還提出,要加強災后重建選址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為避免群死群傷事件的發生,合理利用地質環境,要有計劃地開展學校、醫院、集貿市場和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場址等公共設施或人群聚集場所的地質安全性評估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風險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