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界級的銅金礦基地的雛形在這里已然顯現。”這是出席12月29日在北京舉行的西藏多龍整裝勘查區成果交流暨專家研討會的眾多專家與代表的共識。
據了解,西藏多龍整裝勘查區的大地構造位置位于特提斯成礦域班怒成礦帶西段,區內的多龍礦集區為重點工作區,目前已發現多不雜西、波龍、鐵格龍南、拿若等5處大型-特大型斑巖銅礦及多個銅礦床點。此外,其他工作區還發現了青草山、勒馬查哈等多個銅金多金屬礦點。
“其中,拿若銅礦床估算332+333資源量銅236.83萬噸,伴生金85.18噸,伴生銀791.67噸,基本控制了礦體的南北東三方邊界,確定為一大型斑巖型和隱爆角礫巖筒型銅金礦;鐵格隆南金銅礦共估算332+333資源量銅479.9萬噸,伴生金65.96噸,伴生銀988.42噸,許多見礦鉆孔終孔于礦體內,初步認為該礦床為銅在5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淺成低溫-斑巖型-隱爆角礫巖筒型銅金礦床。”據該項目承擔單位西藏地礦局地質五隊負責人介紹。
他還介紹,目前,多不雜銅礦床估算332+333+334銅資源量273.57萬噸,伴生金資源量85.1噸,波龍銅金礦估算333+334銅金屬資源量369.79萬噸,金177.93噸。
記者了解到,2012年8月,國土資源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鋁業公司、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在西藏拉薩市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簽訂后,國土資源部及時為項目提供政策支持,國土資源部勘查司、中國地質調查局、技術指導中心積極主動提供技術支撐和信息服務,促進了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的無縫對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及國土資源廳和阿里地委、行署主動協調各方關系,為項目實施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中鋁公司及四川宏達集團作為商業投資主體,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加速推進了西藏多龍礦集區整裝勘查。
通過一年多的工作,該區域內有了新的認識和發現,如確定鐵格隆南礦床為西藏首例超大型淺成低溫熱液銅(金)礦床,從礦床的礦石特征及礦體規模來看,與福建紫金山銅金礦床具有高度可比性,是我國“第二個”超大型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此外,外圍尋找該類礦床潛力巨大,區內尕爾勤、地堡那木崗地區將是下一步找礦突破的重點地區。整個多龍礦集區存在斑巖型+角礫巖型+淺成低溫熱液型“三位一體”的礦體組合……
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鐘自然出席了此次會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多吉等專家紛紛稱贊多龍整裝勘查區的找礦成果“出乎意料”并“為之感到振奮”,認為這一地區仍有巨大的找礦潛力。有專家甚至提出,這一地區10年的找礦前景有望達到3000萬噸銅以及1000噸伴生金的規模。
要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銅金基地仍需地質工作者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對此,專家建議,下一步應繼續做好組織實施工作,集中人員力量,加大裝備保障,進一步開展物探工作,加大綜合研究的力度,深化戰略選區研究,系統認識并重新梳理整個班怒成礦帶,不斷優選重要遠景區和找礦靶區,統籌部署工作,加強異常查證,進行必要的鉆探驗證,實現產學研與生產的結合,促進找礦更大的突破。
“還要開始著手礦產資源開發的相關事宜,要統一部署,爭取早日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會上,多名專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