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朱麗 董海霞)北京市海淀區農資委在2013年底正式揭牌。這是借鑒國資委管理模式成立的全國首家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農資委將履行資產審計、合同清理、土地監管等職責,讓農村集體資產在陽光下運營。
海淀區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既有廣闊的農村,又有高校和科技企業云集的中關村,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歷程和成熟度非比尋常,集體資產規模大、增速快。2012年,海淀區農村集體資產總額734億元、凈資產269億元,凈資產總額位居北京市各區縣首位。隨著城市化進程,土地等賬外資源性資產加速變現,東升科技園、“一鎮一園”等集體產業園區日漸成形。
村集體的“錢袋子”鼓了,監管難題也隨之而來。土地流轉是否合法合規?征地補償款是不是用在了該用的地方?租賃合同簽訂是否公開、透明?對此,村民普遍關心。
北京市海淀區區委書記隋振江介紹,盡管出臺了一系列管理辦法,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仍存在薄弱環節。去年,海淀區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審計時就發現,個別村有干部挪用征地補償款的現象。
目前,海淀區還有大約8萬農民尚未轉居,村集體資產是這部分農民的托底保障,管得好不好,經營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這次,海淀區成立“農資委”也意在加強對農村集體資產的監管。
海淀區農資委副主任王彩霞說,農資委成立后,將下大力氣開展審計、合同清理等事宜。以審計為例,過去僅靠區經管部門有限的幾名工作人員,每年審計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數量非常有限。從去年起,經管部門借助社會力量,對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了全覆蓋審計。今后,這樣大范圍的審計每年都會進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濟合同也要全面梳理,堅決杜絕口頭合同。每一塊租賃土地的四至、面積、租賃價格、租賃期限,都要向村民明明白白公示。
在保證村集體資產安全的同時,農資委還將利用多種手段,促進資產增值,如幫助村集體企業引進職業經理人,在合適的時機推動村集體企業掛牌上市等,讓農村的集體產業越做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