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東鄰上海,西瀕太湖,南連浙江,北依蘇州,地處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的腹地。面積1176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795254人,轄9個鎮和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境內蘇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318國道、太浦河、滬蘇浙高速公路(吳江段)橫穿東西。2006年完成市級以上公路建設投資22.1億元,新建改建市鎮以上公路53公里,230省道和蘇同黎公路吳江段建成通車,市鎮以上公路密度已達每百平方公里180公里。基本建成所有鎮2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30分鐘內到達市區、過境車輛40分鐘內離境的道路交通格局。境內公路收費站點全部遷移至省際邊界。
吳江離上海虹橋機場80公里,距京滬鐵路蘇州站22公里,與上海洋山港和蘇州太倉港的距離分別為190公里和105公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把吳江與上海、杭州、蘇州等大中城市聯成一體,人員和貨物運輸十分方便。
吳江歷史悠久。后梁開平三年(909年)吳江建縣,縣治設松陵,屬蘇州。元元貞二年(1296年)吳江縣升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復為縣。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吳江縣偏西地設震澤縣,偏東地為吳江縣。1912年吳江、震澤兩縣復合為吳江縣,隸屬江蘇都督府。
1949年4月29日吳江解放,建立人民政權。全縣先后分設8個區、10個區、9個區、5個區。1957年全縣撤區并鄉,共設23個鄉,7個縣屬鎮。1958年全縣農村成立20個人民公社,1962年又增設3個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鄉村建制,黎里鎮與黎里鄉合并,實行鎮管村,全縣共設7個鎮,22個鄉,1985年又有5個鄉鎮合并。自1987年起全縣各鄉陸續撤鄉建鎮。1992年撤縣建市,設有18個鎮,5個鄉。至2007年全市全面完成撤鄉建鎮,共設松陵、盛澤、同里、震澤、平望、汾湖、桃源、橫扇、七都9個鎮。
2008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63.3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出口88.95億美元,進口 74.4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9.5%和下降2.1%。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90.73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貿易總額的55.5%,出口額48.79億美元,占比54.9%。我市被正式授予省級通信光電纜出口基地稱號。
2008年累計新批外資項目 137項,注冊外資19.1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6%;實際到帳外資 9.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5%,其中高新技術項目實際到帳外資3.01億美元,增長28.9%。全市新批項目中,注冊外資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有56個,合計注冊外資13.53億美元,3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9個,注冊外資合計4.57億美元。單個項目平均注冊外資為1154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67萬美元。全年新簽對外經濟合作合同金額4671.84萬美元,完成營業額4290.34萬美元,分別增長28.2%和26.9%。
2008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828.89億元,比年初增加 110.24億元,增長15.3%;本外幣貸款余額629.42億元,比年初增加55.04億元,增長9.6%。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791.31億元,比年初增加103.69億元,增長15.1%,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64.82億元,比年初增加78.65億元,增長27.5%,人均儲蓄額45872元,比上年提高9685元。年末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616.16億元,比年初增加91.27億元,增長17.4%,其中:中長期貸款余款205.42億元,比年初增加35.16億元。全年累計現金收入1460.30億元、現金支出1590.02億元,累計凈投放129.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00億元。
2008年保險機構保費收入12.48億元,比上年增長35.0%,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3.99億元,人壽保險保費收入8.49億元。各類賠付5.77億元,比上年增長34.0%。
2008年末證券登記開戶數4萬戶,全年實現證券交易額638.87億元,比上年下降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