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鎮鎮域總面積56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淀山湖居委、利民居委、石楊河居委、楊湘居委、淀輝居委)。目前本鎮人口2.5萬,外來人口5.1萬,合計7.6萬人。
近年來,淀山湖鎮始終堅持產業興鎮、環境美鎮、富民強鎮、和諧建鎮,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同步提升經濟實力、人文魅力和環境競爭力,加快建設集水鄉風貌、田園風光、歐陸風格于一體,兼具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現代時尚功能的“新江南特色鎮”,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后被評為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戲曲)之鄉、江蘇省文明鎮及省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示范鎮、江蘇省特色文化(戲曲)之鄉、江蘇省體育強鎮。
(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開放型經濟迅猛發展
目前,全鎮三次產業比重為2∶58∶40,非公經濟在全鎮經濟總量中的份額占95 %以上。累計注冊外資8.2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4.7億美元。累計注冊民資28.3億元。注冊外資企業總數180家,形成了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精細輕紡三大主導產業,投資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注冊民資企業總數670家,投資行業包括五金、機械、建材、包裝、服飾、食品等。
(二)“三農”工作扎實推進,群眾生活日趨寬裕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三農”政策,不斷完善“四業”富民機制,鞏固五道保障線。全鎮共有社區股份合作社9家,土地股份合作社3家,富民合作社11家。全面實施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99%以上,城鎮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現全覆蓋,動拆遷補償和農村征地補償政策得到有效落實。2008年鎮區職工平均工資28600 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840元。全鎮人均純收入超萬元的農戶達 82 %左右。居民儲蓄存款7.2億元。
(三)環境面貌日新月異,小城鎮建設邁上新臺階
嚴格按照小城鎮總體規劃,秉承“和諧自然、示范未來”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加快城鎮拓展和功能完善,努力打造精品城鎮。全鎮基本形成了工業區、農業園區、省級旅游度假區和鎮中心區四大功能區框架。先后投資2.6億元,建成淀興路、振淀路等主次干線,形成集鎮區“三橫四縱”格局。2005年起,累計投資2500多萬元,對淀興路等四條商業街沿街建筑進行了立面改造,呈現歐陸風格。全鎮綠化覆蓋率為21.59%,鎮區綠化率44.76%,鎮區綠地率為36.9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約11.51平方米。鎮區公園面積8萬平方米。穩步開展新農村建設。先后投資2000多萬元,對永新村神童涇等6個自然村進行了整理。鎮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1萬噸,鋪設污水管80公里,鎮區污水處理率達60%。從鎮區可快速到達高速公路,30分鐘能到上海或蘇州。
(四)社會事業協調進步,社會環境日趨和諧
各項改革順利推進,各種關系得到理順,各項制度逐步完善。農村衛生現代化建設和健康鎮、村建設有序推進。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形成了以淀山湖醫院和預防保健所為主體,以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的較為完善的基層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1992年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目前教育主要指標在全市處于先進水平。中小學教學條件日趨現代化。文化特色鎮建設不斷加強,戲曲藝術周、“和諧淀山湖”廣場文藝、全民健身月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創作演出了“淺水灣”系列等劇目,深受廣大群眾和上級領導的好評。新創小戲《原來如此》和戲曲表演唱《看展覽》分別獲得中國首屆農民文藝匯演“銀穗獎”和“豐收獎”。社會秩序和諧穩定。積極開展社會環境綜合整治,優化群防群治網絡,社會治安保持穩定。全鎮有路面監控系統一套,視頻探頭39個。“法治淀山湖”建設進一步深入,五聯防控機制不斷完善,信訪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逐步健全。全鎮11個行政村都通上了公交車。淀山湖農貿市場獲得“江蘇省百強市場”、“江蘇省四星級農貿市場”榮譽稱號。
(五)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工作創新力度加大
全面推行黨務、政務、村務、財務公開,在昆山全市率先實行黨代表常任制、鎮村重大事項決策聽證制,有效防止決策失誤、權力失控、行為失范。根據管理和服務職能的需要,成立了鎮村二級便民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室,加強對公共事務的管理,提高為民服務的水平。嚴格執行“三禁”規定,實行村級非生產性開支包干制、干部離任審計制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一步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