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開發區概況
來源:江蘇招商網 瀏覽:次
灌云經濟開發區招商網訊:灌云經濟開發區座落于風景秀麗的國家3A級風景區大伊山南麓,國家級航道鹽河西側。2003年初啟動建設,2006年4月正式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為省級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定位為都市型、生態型工業園區,至今年底開發面積將達到30平方公里。建區以來,開發區依托優美的環境條件、便捷的交通區位、完善的配套功能、周到的投資服務,吸引了大批海內外客商進區投資興業,園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同步增長。
開發區通過舉全縣之力共建和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不斷加大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建區以來已累計投入近15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06年以來,為拓展園區新的發展空間,構建大園區格局,在核心區已建成“三縱兩橫”骨干道路基礎上,啟動西苑南路、伊山南路、開放東路、孫滕路、樹云路五條骨干道路建設工程。目前園區內“七縱四橫”主體框架道路全線貫通,10千伏雙回路高壓桿線、500毫米直徑自來水主管道、園區路燈和6.3萬平方米綠化工程全部完工,管道天然氣于2007年已投入運行,由新加坡凱發集團投資2000萬美元興建的日產10萬噸自來水一期已投入使用、 3萬噸污水處理廠也已在2008年5月份啟動建設,投資300余萬元興建的近20000平方中心綠島游園正式對外開放。08年以來,基礎設施投入達到1.6億元,實現了開發區范圍內道路、電力、通訊、網絡、給排水、場地“七通一平”,綠化、美化、亮化水平提升了一個新的檔次,園區內的通榆運河灌云港已獲省批準,硬件設施日臻完善,投資環境和項目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灌云經濟開發區經過近5年的發展,已成為海內外客商競相投資的熱土和創業的寶地,吸引了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發達地區和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地區的海內外客商進區投資興業,初步形成了機械鑄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醫藥制造四大主導產業。08年底隨著騰翔金屬材料、恒輝汽車輪轂制造等一大批體量大、稅收貢獻高的大型企業投入運行,極大提升了園區知名度。
開發區始終秉承“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理念,恪守“便捷、周到、誠信、高效”的服務宗旨,信守“一切為了投資者、為了投資者的一切,為了一切投資者”的承諾,圍繞“服務最優、門檻最低、審批最簡、信用最高、安全最好”的“五最”標準,最大限度削減審批事項,降低政策門檻,建立健全了財政、國土、規劃、環保、安監等行政服務機構,嚴格執行縣委、縣政府制定的鼓勵投資的若干政策和“八制五不準”規定,積極主動到位地實行“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開發區管委會嚴格服務責任制,對所有進區的項目,從立項到領取營業執照,從開工建設到投產運營,明確專門班子跟蹤服務,打造了優質高效的園區服務品牌。
灌云經濟開發區日益凸顯的后發優勢,不斷優化的發展環境,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將為在園區內投資的各位客商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下一步,灌云經濟開發區將按照“實現兩個進位,奮力崛起蘇北”的總體目標,進一步弘揚三創精神,加快融入兩個率先。圍繞建設綜合性產業區的發展定位,堅持集約開發,協調發展,在高新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產業和重大龍頭項目上求突破,促進灌云經濟開發區向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轉變。進一步拓展園區規模和綜合配套功能,著力提升園區經濟效益,今年確保引進投入起了的項目10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入40億元,實際引用外資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5億元,新增就業勞動力1萬人,實現“苦干三年打基礎,實現銷售過百億,入庫稅金超五億,安置就業三萬人”的目標,進一步提升灌云經濟開發區對全縣經濟的拉動作用,把灌云經濟開發區建成全市有位的現代制造業基地,蘇北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示范區。
充滿蓬勃生機和發展希望的灌云經濟開發區,必將對灌云經濟的洼地崛起和跨越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項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費發布服務,但對信息的合法性、實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名錄資源由會員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傳,個人信息均經處理后發布,如有遺漏戓涉嫌侵權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請將“該頁網址和需修改及刪除的內容”發至本站郵箱戓留言給我們處理。凡注冊會員并發布信息或名錄資源的,均可定期獲得全球項目參考及合作機會。本站名錄資源概不對任何第三方開放,更不提供如交換、出售及查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