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六十四回,劉備巧妙運用以迂為直的謀略,從張松手里賺到了西川地圖,從而為創立蜀國奠定了基礎。
曹操打敗馬超之后,占據漢中的張魯認為曹操不久將領兵來攻打漢中。為了與曹兵對抗,張魯準備首先攻取劉璋聯守的西川,以擴充自己的實力。劉璋平生懦弱,聞得此信,心中大憂,于是立即招來部下商議。謀士張松說:“主公不用擔心,我可以說服曹操即刻起兵消滅張魯,使其不能危害西川。”劉璋聞言大喜,于是令張松立刻去見曹操。張松見了曹操勢力強大,認為西川遲早會落入曹操手中,于是暗中帶了西川地圖,做為投靠曹操的見面禮。
張松原是益州的“別駕”(州官的秘書長),博聞強記,能言善辯,但長相卻很丑陋,生得額攫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張松到了許都在館驛中住了三天,打通守門官的關節方能得到曹操的接見。曹操見他長得猥瑣,出言不遜,一言不合就揮袖而去,后來曹操主薄楊修與之辯論,他口若懸河,舌如得刃,滔滔不絕,楊修取來《孟德新書》他一目十行,“從頭至尾,朗誦一遍,并無一字差錯”,還饑笑曹操:“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次日見面,又當面饑笑曹操,惱得曹操令亂捧打出。曹操以貌取人,怠慢張松,張松自然不會向他獻圖,使曹操失去進取西川的大好機會。
當劉備得知張松攜著地圖投靠曹操碰了一鼻子灰的消息后,恨不得馬上從張松手里把西川地圖搶過來。然而劉備很有心眼,他知道張松雖然貌不出眾,但心高氣傲,最怕別人瞧不起他。于是劉備并沒有直接向張松要地圖,而是采取間接迂回的方法,故意非常隆重地接待張松。劉備雖然沒有張口要地圖,卻讓張松主動地把地圖拱手相送。當張松往荊州界上而來時,早有大將趙子龍在遠處恭候,“軍士跪奉酒食,云敬進之”,當趙云隨他到荊州界首時,“見驛門外百余人侍立,擊鼓相迎”。原來是威震華夏的關羽替他“灑掃驛庭,以待歇宿”。第二天早上,張松上馬行不到三五里又看到諸葛亮、龐統“早先下馬等候”,這三番五次的隆重接待,使得飽受曹操凌辱之苦的張松真有點受寵若驚,感激涕零。劉備一貫禮賢下士,但他這次對張松的禮遇可有點特別。原來進取西川是他的既定目標,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要有一個智仁之士替他做向導,那該多好!張松正是他企求的對象!令人尋味的是劉備對張松餞行最盛情款待,殷勤備至,幾次酒宴上“只說閑話,并不提西川之事”,即使張松“又言挑之”,劉備仍拱手相謝說:“公言太過,備何敢當”,直到劉備為張松餞行時還示提及要取西川的半點意思,在十里長亭設宴送行時,劉備以“潸然淚下”,難舍之情終于打動張松,使得張松主動提出:“明公果有取西川之意,松愿效犬馬之勞,以為內應。”備仍然作謙:“感君之厚意。奈劉季玉與備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罵。”張松說道:“今若不取,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才求入川的良策,其實是要張松的地圖。以前對張松的特別禮遇就是使張松感其盛德,主動獻出地圖。劉備向張松索圖的一番表演,采取的是“而示之不用”的謀略。世界上的邏輯有時竟寧產怪,你愈是豪取強奪別人的就是不給。特別中國舊時的知識分子有“士可殺,而不可辱”的犟脾氣。你“來者不善”,他“答則有余”;你“恩寵有加”,他便“肝腦涂地”。“得士者昌,失士者亡”,進攻西川的地形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收買西川智仁之士的心,劉備有了張松這個活地圖,其影響比死地圖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