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欧美 激情 小说 另类,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xbox高清视频线

中國招商引資信息網,招商引資信息網,招商引資網,招商投資網,招商網,招商投資集群,招商投資全球集群,招商投資全球集群總站,
南寬坪鎮招商引資網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3)
來源:網群國際    瀏覽:

——張宏江今天全世界數以萬計的計算機科學家中,沒有人能夠忽視張宏江。他就是當年那個走進河南葉縣頓覺眼界大開的小男孩,而現在,他的專長是“對多媒體信息內容的理解、檢索和瀏覽”。他的理想是讓人們在網絡上隨心所欲地使用各種設備,而且能夠迅速得到想要的信息,無論你擁有什么樣的帶寬、什么樣的設備、什么樣的語言,都不會感覺到有任何障礙。用專家們的話來解釋,這叫做“實現多媒體的自動分析、有序化和可視化”,這中間最重要的部分,是張宏江在8年以前開拓出來的,其功績直到今天仍為人們稱道。張亞勤說他是“先驅”,李開復說他是“鼻祖”,意思都是一個:他在“視頻檢索”方面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人,走在全世界的最前面,沒有人能取代他在這個領域中的位置。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繼續他的“葉縣故事”。“葉縣故事”的第一個情節出現在1973年那次所謂“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中。全國都在恢復學校的秩序,學生們回到教室里,老師們回到講臺上,有個說法描述這種情形,叫“復課鬧革命”。葉縣的中學也復課了,宏江剛好到了上中學的年齡,那是他第一次走進一所正規的學校,第一次經歷正常的教育。但是這孩子的精神世界還在隨心所欲的狀態中。有一天自習課,他不肯做作業卻埋頭畫畫,被老師發現,當場一頓訓斥,揪出教室。這是那時候學校里面最嚴厲的體罰,對這孩子來說更是前所未有的屈辱。走回教室的時候,他哭了。那感覺直到30年以后還能記得:“那是我這輩子唯一被人逼過的一次,我還從來沒有被當眾揪出去呢。”“等著瞧吧。”他一邊哭一邊對老師說。這有點像一句中國成語說的,“知恥后勇”。很多孩子都曾有過這樣的精神狀態,只不過沒有遇到持續的激勵,所以不能長久。事實上,從很小的時候起,孩子們的自尊自信就不斷地受到侵犯,就像一塊石頭,被一把堅硬的鑿子敲打著,一點一滴地被擊得粉碎。令人驚奇的是,這種冷酷無情的破壞力量,都是來自那些自稱要教育孩子成才的人

——父母和老師。但是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孩子,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似乎是敲不碎的。因為他們內心里的力量更強大,就像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夫人艾莉諾·羅斯福說起過的那種情形:“沒有你的同意,誰都無法使你自卑。”幾周之后,宏江迎來他期待的時刻。這是學校復課以后第一次正規考試,老師和同學都認定意義重大,而宏江心里還有一個更加強烈的愿望。結果他如愿以償,在360個同學中得了第一名。老師開始用另一種眼光打量這個平時不起眼的學生,可是他卻發現原來那個讓老師“等著瞧”的念頭,一點也不重要了。他擁有了更重要的東西:“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潛力,而且是突然意識到的。”事實常常是,一般最平常的孩子其實和頭戴“神童”光環的孩子一樣,也具有潛在的能力。就像亞勤、宏江和向洋這三個人說的,每個孩子都是潛在的天才。不幸的是,大多數孩子往往不相信自己擁有才智,他們的父母和老師也不相信,所以從來沒有想到給他們一次表現的機會。宏江的幸運不在于他擁有超越其他孩子的能力,而在于他有機會發現自己的能力,然后還有機會表現出來。那一瞬間,他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能量和潛力。他對自己的看法從此發生改變。“我相信我是最聰明的。”他對自己說:“是的,我是最聰明的。即便在后來的日子里我也常常不如別人,但我還是對自己說:‘我能比別人做得好’。”成功驅使他遠離自卑,向著自信走去。但幾個星期之后風云突變,臨近的駐馬店市有一個女學生自殺,報紙上引為“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造成的惡果”。大批判的高潮再度掀起,干校擴大了,工廠也擴大了,工農兵再次呼喊著口號占領“上層建筑”,惟有正規的學校在沉寂。張宏江離開了給他帶來那么多“第一”的縣中學,回到父母工廠的學校去讀書。這里學生很少,但老師可以給學生更多的自由讀書的時間。語文老師似乎格外眷顧這個曾經“考試第一”的孩子,他也在老師的眷顧和偏愛當中鞏固了自己的信心。對于今天那些望子成龍的父母或者“恨鐵不成鋼”的老師來說,這些往事也許能夠證明一件事:給孩子一個自信,比給他一大堆的知識都重要。災難發生之后(1)如果我的家庭是一個軟弱的家庭,一個低沉的家庭,一個怨天尤人的家庭,那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周明周明清楚地記得1974年夏天的那個夜晚,以及在那之后發生過的所有事情。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中,兩個姐姐雙雙死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媽媽的精神世界幾近崩潰,而周明當時還不到10歲。別人的成長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這個男孩子卻是在那一夜之間就長大了。每天上學走在那條小路上,他就渴望著找到一些蹤跡,能證明兩個姐姐都還活著。路邊的高墻重新矗立起來了,那一天,就是這堵墻倒塌了,把姐姐壓在下面。現在,它對著他,默默無言,沒有生機。他也看著它,祈禱奇跡能夠發生,姐姐能從高墻深處飄然走出。一年又一年,小男孩長大****,他自己的孩子也和記憶中的姐姐一樣高了,可姐姐還是沒有回來,她們成了這個家庭永遠的痛。那一年周家住在承德。這城市坐落在塞外崇山之間,交通不便,卻在中國相當有名,因為它是舊時皇家的避暑勝地。在共產黨建立新政權之后,京城有些權勢的人家每年夏天總喜歡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北戴河,另一個就是承德。但周家是平民,住在城鄉結合處的一處破舊的平房里,父親當年大學畢業后從湖南來到這里,可不是為了避暑,而是想要為國家尋找礦藏。周明出生在“大蕭條”結束后的年代里,中國開始短暫的休養生息的階段。這以前的三年中,饑荒造成千萬人死亡和一億兒童的營養不良,現在,物質緊缺的情形稍有改變,但精神的匱乏卻更加嚴重。接著,“文革”開始了,就像我們在前面描述過的,所有學校全都停止上課,還把那些有點知識的人趕出城市,趕到鄉村。那時候,把一個城里人趕到農村去,是除了坐牢殺頭之外最嚴厲的懲罰。但是公開的輿論卻把這叫做“教育”。黨的領袖毛澤東那時候頒發的一個指示就是,“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對于周家來說,農村和城市的界限是不那么分明的。父親出身于湖南邵陽一個農民之家,50年代從中南礦物學院(現在叫中南地質大學)畢業了,這在當地農村是個大新聞。方圓百里之內的鄉親都來祝賀,可是按照那時的說法,這叫“臭老九”。幸虧他當初拼命要求當一個地質工程師,算是半個工人階級,所以沒有受到政治沖擊。但他為此付出了代價,從南方到北方,隨地質隊出入在荒山野嶺間,餐風露宿,居無定所,在野外結婚,然后帶著整個家在野外到處跑。妻子很長時間沒有工作,卻生活在地質隊,兩個女兒和三個兒子也是出生在野外營地里。直到周明上學那年,這家人才定居在這城市的邊緣。父親一生都在尋找寶藏,這有點像武俠傳奇故事中的那些大俠,但是他的故事沒有那么浪漫,他找到很多礦藏,有金礦、銀礦,還有形形色色周明說不出名字來的有色金屬礦,那都是國家的。他本人一直都是窮人,還是個老實人,媽媽也是一樣。這對夫妻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讓孩子們拼命讀書。姐妹兩人在5個孩子中最聰明也最用功讀書,是老師最得意的學生,也是爸爸媽媽的驕傲。那一年,姐姐讀初一,妹妹讀小學五年級。一天下午,姐姐放學后被老師留下檢查同學作業,很晚還沒有回家。媽媽不放心,讓妹妹去找。姐妹兩人攜手回家的時候,天黑了。那條路并不遙遠,30分鐘就能走到家,何況這條路也是天天走的,所以沒人想到會發生意外。但就在這時,下起雨來,開始是小雨,很快就成了瓢潑之勢。姐妹倆頂著大雨繼續前行,經過那堵土墻下。墻倒了,把姐妹倆埋在下面。雨還在下,風還在刮。母親左等右等,不見女兒回來,急壞了。丈夫在野外找礦,長年累月不回家。家里也沒有電話,不能報信。她只好獨自跑出去,沿著女兒上學的路,跑到學校,再跑回來,在風雨中奔跑了一整夜,好幾次走過倒塌的土墻,竟沒有發現異常。天亮了,她在斷壁殘垣旁邊看到女兒的雨傘,突然明白發生了什么,大叫一聲撲過去,揮舞雙手插進土墻,就像瘋了一樣。土墻被扒開了,但還是晚了,姐妹二人在兩個小時前憋死了。家庭出現這種變故,真是一個天大的打擊。母親精神恍惚,身體一下子垮下來,神經也不正常了。全家充滿了悲傷和絕望的情緒,充滿了怨言。埋怨那條路,埋怨那堵墻,埋怨那場雨,埋怨政府官員,埋怨學校的老師,埋怨自己,埋怨父親就知道為國家尋找金山銀山,不顧家。三個弟弟全都焦慮不安,不再淘氣。姐姐是他們心中的偶像,但現在彼此都害怕說出內心中對姐姐的思念。母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讓自己平靜下來。在確信兩個女兒真的不能回來之后,她也不再去那條小路上尋找。她還有三個兒子,還有希望。“不要抱怨,要靠自己。”母親總是對兒子重復這句話:“只有自己的本事最可靠。”當母親第一次這樣說的時候,就意味著她已經平靜地接受了所發生的一切,已經從絕望中擺脫出來,也意味著這個家庭開始了新的生活。周明本是兩個姐姐寵愛的小弟,現在卻覺得自己在家里有了一份責任。他從這一場變故中學到了很多,打算把自己變得像姐姐一樣優秀,像母親一樣堅強。災難發生之后(2)很多年以后這個家庭的成員們坐在一起的時候,母親還會重復當年說過的話:“不要抱怨,要靠自己”。周明也會說:“如果我的家庭是一個軟弱的家庭,一個低沉的家庭,一個怨天尤人的家庭,那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不要小看自己從那天起,我發現了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實只有6個字:“不要小看自己。”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經驗。

——周明一天刷了108個瓶子,這是一個10歲的孩子為自己贏得的第一個“第一”。他那天早上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得到這個“第一”,結果他真的得到了。這讓他開心極了,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有想到,這件事對他未來的一生會發生如此重大的影響。他就是周明,是我們在前邊提到的那個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兩個姐姐的男孩子。如今,他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員,擁有無數重大發明,其中最奇特的一項是,他在根本不懂日語的情況下發明了中日語翻譯軟件。這些成就讓他成為計算機自然語言領域中公認的最有才華的科學家之一。盡管如此,他心里最珍惜的“第一”不是這個,而是那“108個瓶子”。在那之前他一直非常自卑,因為家里很窮,父母又沒地位,在學校里見到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就躲開,見到不三不四的人趕緊繞著走,可還是常常被人欺負,有時候還會無緣無故地挨一頓打。好多年來,這孩子就是生活在一種自卑的感覺中,似乎永遠直不起腰。但是他的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要沖破壓抑涌到表面上來:“我什么時候才能比別人強一點呢?”這一天是“學工勞動日”,老師帶著周明和全班同學來到食品廠,就是現在的孩子們都知道的那個生產“露露”杏仁露的工廠。不過,那時候這里不做這個,只做一種水果罐頭,而且設備簡陋,每天依靠人的雙手刷洗成千上萬個罐頭瓶子。這些孩子來了,也是做這件事。瓶子都是回收來的,很臟,一不小心就會把手劃破。但老師認定這是讓孩子們學習工人階級高尚品質的機會,于是宣布開展競賽,看誰刷得最多。周明站在孩子中間,聽到老師號召,心里一陣激動。他還從來沒有得過“第一”,此刻下定決心,一定要得到它。就像自信和堅毅一樣,興奮而急切地想要表現自己的能力,也是通向“E學生”的轉折點。這情形有些像一座沉睡的活火山,雖然還沒有沖天爆發,但你如果能看到這孩子興奮得滿臉放光的樣子,就能聽到火山爆發之前的那種隆隆作響。他很快學會了所有刷瓶程序,刷得非常認真,一個又一個,一整天都沒有停下來,一雙小手被水泡得泛起一層白皮,結果他刷了108個,在所有小孩里面,是最多的。現在這件事情過去整整30年了,周明還是記憶猶新:我原來一直是沒有自信心的,但是這件事給了我自信。就是從那天起,我知道無論什么事情只要我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好。我發現了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實只有6個字:“不要小看自己”。那一瞬間,值得我一輩子記憶。我知道我的生活完全不同了。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經驗,散發著一種迷人的力量,一直持續到今天。你能學會你想學會的任何東西,這不是你能不能學會的問題,而是你是不是想學的問題。如果你對自己手里的東西有足夠強烈的欲望,你就會有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尤其當你是普通人的時候。我是那種特別努力、而且持之以恒的人。我做什么事情,都會特別玩命地去干。剛開始的時候,我可能不太有把握,但我知道只要我堅持,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對,就是當初刷108個瓶子的那股勁,直到現在都是這樣。亞勤話題(1)人的最大差別不在于聰明不聰明,而在于怎樣使用自己的聰明。

——張亞勤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羅杰斯大學的古魯伯博士說,很多研究都在顯示,天才兒童身上那種神奇的自信心,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后來培養出來的。這個結論的潛在邏輯是,所謂“神童”,并不是遺傳變異的結果,而是環境刺激的產物。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樣一來,每個孩子都成了潛在的“神童”。關于這一點,張亞勤也有過類似的表述。他說:“人的差別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怎樣使用自己的智商。”他的故事證明,他是有感而發的。1977年冬天的某個早上,亞勤像往常一樣收拾書包去上學。就在打開家門的一剎那,他的語文老師沖進來,興奮得滿臉紅光,話都說不利落了:“快……快……快看。”老師的手上搖著一張報紙。直到多年以后,亞勤還能記得,那是一張《光明日報》。他只看了第一眼,便如五雷轟頂。陽光從窗戶鉆進來,照在報紙上,又折射到亞勤的臉上,那張臉顯出一種奇異的神采。他后來承認,那一刻改變了他的一生。當時他11歲,還不能完全領悟****的世界,但卻已經可以感受到,那個春天的中國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氣氛,到處都是激情,都是笑語。每天早晨打開家門,都可能有讓他高興的消息撲面而來:父親的平反給他帶來第一份喜悅,也讓這個家庭終于告別了沉重的過去。恢復高考是第二份喜悅,它給這個家庭開辟了未來之路。而現在,亞勤看著手上這張報紙,覺得未來之路離自己是如此之近。吸引他的那篇文章很長,里面說,合肥有個中國科技大學,大學里有個少年班。文章作者是個名氣很大的報告文學作家,亞勤當時并不知道這個人,但他把另外一個名字深深地刻在心里了。那就是寧鉑,也是進入中國科大少年班的第一個孩子。報紙上都把他叫“神童”。“那天晚上我興奮得都沒睡覺,”亞勤后來回憶:“我已經把上少年班當作自己的目標了。”這個高中一年級學生當即決定,第二天早上就跳到高中二年級去,還決定四個月后去參加夏季高考。在大多數人看來,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莫非他是個天才兒童?”有人問道。生理學家早就有個結論:人的腦容量并無明顯差別,這意味著每個人的天賦智商也無明顯差別。可是為什么大多數人成了凡夫俗子,而天才只是少數?在種種復雜的原因中,亞勤認定,有一個原因最重要,接著他就說了那句話:“人的最大差別不在于聰明不聰明,而在于怎樣使用自己的聰明。”關于聰明,亞勤還有一些話,值得回味:“聰明人有很多,聰明也有很多種。有些人的聰明,是很能顯示出來的那種。有的人是大智若愚。有些人的聰明很緩慢,但在某些方面可能鉆得很深。有些人反應很快,但不能達到很深的程度。有一種聰明很有擴張性,可以影響到周圍的人,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還有一種聰明,就好像酒一樣,是靠時間去慢慢品味的,時間越長,你就越是感覺強烈。還有的人就是小聰明了,時間一長,你就覺得淡而無味。在我遇到的所有人里面,也包括我自己,我沒有覺得哪個人的聰明超過別人很多很多,沒有碰到過一個聰明得像神一樣的人。大家其實都是不同方式的聰明。最重要的是,要相信你自己就是聰明人。”不過,這都是后來的話,在當時,他可沒有想這么多,只想著怎么跳到高年級去。老師還是用那句話鼓勵這個孩子:“只要能通過考試,你就跳吧。沒人攔著你。”亞勤于是開始實現他的計劃。他進了高二的尖子班,廢寢忘食。“那是我一輩子最用功的一段日子,真的是為了那個目標。”他這樣說。“一個人要是有了自己的目標,就會有一種再苦再累也心甘的感覺。”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看上去一切順利,卻不料災難突然降臨:他得了肝炎,不得不停止上學,住進醫院,飽受病痛折磨,發熱,虛弱,滿臉黃疸色,無法開動他的大腦,想要看看書也非常艱難。但是,對少年班的渴望支持著他,他不肯放棄。母親本來并不指望自己家里也出個“神童”,只是看到兒子躍躍欲試,而且態度堅決,又跳級又熬夜,就不阻攔。現在望著兒子那張發黃的臉,只有心疼:“今年算了吧,明年再說。”亞勤不聽:“我就是想試試,失敗了也是一次練習。要是不考,不就等于是考了0分嗎?”很多年以后,他用更加成熟更加富有邏輯性的語言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你若奮力去爭取成功,也許不會成功,但你若不去爭取,那就一定不會成功。”他在醫院治療一個月,又在家里休息了一個月。等到能上學的時候,高考已經開始了。考試結果比中國科技大學的分數線差10分,盡管如此,還是超過所有人的想象,他可以上山西大學。那也是一所重點大學,而且是太原人心中的圣殿。周圍一片祝賀聲,但亞勤很不開心。這孩子心中的圣殿在合肥。媽媽說:“能上山西大學已經很了不起啦。”亞勤話題(2)亞勤說:“不。”媽媽又說:“如果你不喜歡去,就在家呆一年也好。”亞勤還是說:“不。”夏天轉眼就要過去了,亞勤還在為他的失敗懊惱。這一天,老師又來了,再次給他帶來希望:“上一次考試是全國統一高考。你不是想去少年班嗎?那是另外一次考試,馬上也要開始。”亞勤大喜。新一輪考試的結果是“一面倒”:語文和政治都很差,但數學卻是滿分再加20分。他不僅把所有考題完成得滴水不漏,還把加試的一道題也做出來了。那是一個平面幾何題,而他是全國考生中唯一解出這道題的人。閱卷的老師們被驚呆了,都說太原出了一個“數學神童”。“其實這是過高地估計我了。”亞勤后來回憶這件事情的時候笑著說,“這個題正好是我做過的。”那是考試的前幾天,媽媽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一本書。書里有一道競賽題,特別難。亞勤平時總覺得“平面幾何”特別對他的路子,什么題也難不住他,可這題竟把他難住了。他苦苦想了兩天才找到答案,不料竟在這次考試卷上看到了同樣的題。“我不比別人聰明,”他后來說,“那個題,如果我沒做過,我在考場上肯定做不出來。沒有人能在那么短的時間里做出那個題。”可是考官不管這個,只管結果。亞勤后來如愿以償,進入中國科大少年班,和他在數學考試中的杰出表現有著直接關系。一句話影響一生每次我得意的時候,這個聲音就讓我平靜下來。

——張亞勤12歲那一年,亞勤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對1978年保有記憶的億萬中國人,一定都記得中國科大少年班。那一年無數轟動全國的大事件中,這是最深入人心的一個故事。少年班里有30多個學生,從12歲到15歲,來自全國各地。人們把那些孩子叫做“神童”。亞勤是這群孩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這讓他更多了幾分得意。母親也很高興,但她從來沒有在兒子面前流露過。有幾天,他成為記者追逐的對象,但是他把大部分記者都拒絕了。因為母親不許他接受采訪,說他和別的孩子沒有什么兩樣,不讓記者把他的名字登到報紙上,還對他說:“名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東西。”迄今為止母親的教導無數,不知為什么只有這句話最符合亞勤的心思。他就悄悄地躲在那些“少年神童”身后,玩著他自己喜歡的游戲。他覺得這日子和他在太原上中學的情形差不多。直到有一天,一件小事讓他發生了重大變化。事情是從一個作家的出現開始的。這作家從北京來到合肥,想要采訪這一群“神童”。看到亞勤不愿意談自己的生活,于是對他說:“我們一塊散散步吧。”那個下午,這一大一小在校園周圍走著,一邊走一邊聊,談啊談,不知不覺中,兩個人已經走得很遠,走出了校園,走進鄉下的田野。夕陽西下,天邊一輪紅日,彩霞漫卷,把亞勤的臉都映紅了。那作家說:“知道嗎?比起你的同伴,你的基礎還很差。”“這人怎么不說好話?”亞勤心里不高興,不禁爭辯道,“我是憑自己的本事考進來的。”“不錯,”作家點點頭,似乎被這個孩子的自信打動了。他忽然站住,轉過身來,眼睛正視著亞勤:“可是,你才剛剛開始,究竟能不能成功,還要看你以后的路怎么走。”說完,他把手從亞勤的肩膀上拿開,轉身離去。亞勤一個人留在那里很久。“以后的路怎么走?”他一再問自己這個問題。“這次改變在于我的內心。”很多年以后亞勤回憶起這個故事的時候說,“我越來越感覺到他是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勸告。現在我想想看,他真是很有智慧的一個人。那一年他差不多40歲,他當時很真誠。從那以后,每次遇到問題,我腦海里就浮現出他那雙眼睛,好像電影一樣。每次我得意的時候,就會有一個聲音讓我平靜下來:‘你才剛剛開始,以后的路怎么走?’”史性的時刻媽媽一聲驚叫,爸爸一聲不吭,只是抓著那張紙,左看右看,等到終于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全是真的,就一個勁說:“喝酒。喝酒。”

——張宏江張宏江現在年過四十,瘦臉寬肩,有些謝頂,看上去比他的實際年齡還要大。他已經是兩個男孩兒的父親了,有時候閑下來,就把自己的“自信人生”講給兒子聽:“我從小學到中學,唯一的好處就是沒什么作業。”同兒子相比,宏江那一代人受的教育的確不一樣:“那時候我們沒有資源。或者可以說,我們擁有的最大資源就是一個寬松的環境。”那一年宏江離開縣中學,重新回到鄉下的學校。學制縮短了,課程精簡了,實際上已經沒有什么東西,比如把英語學了好幾個月,還是只會26個字母和一句話:LongLiveChairmanMao(毛主席萬歲)。新來的班主任是一個寬松的老師,班上同學也少了,只有30個,老師可以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但從來不會說:“今天的家庭作業是……”爸爸媽媽最大的好處就是放縱,從來不問兒子“作業做了沒有”,也不問“得了多少分”,還不讓兒子做家務事。那時候大多數人家的孩子是要承擔家務事的,但這對夫妻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說:“整天逼孩子做家務事,有可能讓孩子陷入那些瑣碎的小事當中,眼里沒有大事。”宏江的大事不是課本,而是課外書;不是大人們要他看的那些書,而是大人們禁止他看的那些書。有《青春之歌》,有《幻滅》,還有《白宮歲月》、蘇聯小說《你到底要什么》。這些書要么被禁止出售,要么只供“內部參考”,在大城市里的內部書店悄悄地出售。可是現在,那些被流放到這里來的文人們,成了****的攜帶者和傳播者。宏江每天跑到他們那里去,找這些書來看,把這當作躲避虛假道德世界和打開胸襟的辦法。老師眼看這孩子在課堂上不好好聽課,只是埋頭讀些不三不四“供批判用”的東西,竟不加干涉。只在心里驚訝:“這小家伙從哪里弄來的這些書?”所有這些情節,都為今天大多數孩子所向往,也讓宏江的兩個兒子羨慕不已。自由寬松,無憂無慮是所有人內心的追求,更是孩子們的天性。但是,對孩子的教育是嚴格一些好?還是寬松一些好?給予孩子的壓力是大些好?還是小些好?一直是大人們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從迄今為止已經發生的事實來看,這兩種教育方法都有成功的例證,也都有失敗的例證。我們在“微軟小子”的身上發現,他們這些人的與眾不同,不在于沒有壓力,而在于他們的壓力不是來自父母來自老師,是來自他們的內心。就像開復想要“足夠好”的成績、亞勤一心一意進入“少年班”、向洋不屈不撓跳出農村、劍峰“笨鳥先飛”、周明攥緊了拳頭要擺脫被欺侮被蔑視的境遇一樣,張宏江也有自己的壓力。1977年宏江15歲,就要高中畢業。那時候最吃香的是工人、農民和士兵,社會風尚與今天大不一樣,人人都把毛澤東的一句話掛在嘴上:“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人人身在上山下鄉的潮流中,但是全都在心里覺得這是浪費青春。宏江的哥哥已經在兩年以前到農村去了,現在又輪到他。爸爸媽媽開始憂慮。那年月的父母很難有什么“望子成龍”的念頭,只希望大兒子能離開農村,回家來,找一份像鐵路工人那樣的工作,還希望二兒子別再到“廣闊天地”去了,就算沒有工作,在家閑逛都是好的。但是不行,宏江一畢業,城市戶口立即被取消,按照政府規定,他除了追隨哥哥,到農村去種地,別無他途。但就在這時,高考制度恢復了,你可以想象這對宏江兄弟意味著什么。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是這個家庭最幸福的時刻,而且也是歷史性的。第一份通知書是給哥哥的,左鄰右舍都來祝賀,爸爸媽媽既興奮又心焦:一個兒子解放了,但是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兒子啊!宏江的學習一向比哥哥好,又自信。他對爸爸媽媽說,“哥哥能拿到,我也能拿到。”但是父母不信,從心理上說,他們不是不相信宏江,而是實在不敢想象能擁有兩個兒子同時考上大學那樣的幸運。一家人在興奮和焦慮中又過了四天。那天傍晚,有個人忽然跑進來,滿口說“祝賀”。父親以為又是祝賀大兒子的,就說:“都過了四天啦,還祝賀……”可就在這時候,他呆住了,眼睛直直地望著面前站著的那個郵遞員,望著那人手上的“錄取通知書”。它來自鄭州大學電子系,是宏江的。媽媽一聲驚叫,爸爸一聲不吭,只抓著那張紙,左看右看,等到終于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全是真的,就一個勁地說:“喝酒。喝酒。”你的潛力遠遠超過你的想象我建議你給自己一些機會展示這方面的能力,或許像我一樣,你會驚訝自己的潛力遠遠超過了想象中那樣。

——李開復這是李開復寫給中國大學生們的信中的一句話。信寫于2000年夏天,里面講了他自己的一個故事:我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時候,有一天,老板突然問我什么時候可以接替他的工作?我非常吃驚,表示自己缺乏像他那樣的管理經驗和能力。但是他卻說,這些經驗是可以培養和積累的,而且他希望我在兩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這樣的提示和鼓勵,我開始有意識地加強自己在這方面的學習和實踐。果然,我真的在兩年之后接替了他的工作。“我建議你給自己一些機會展示這方面的能力,”李開復接著對大學生們說,“或許像我一樣,你會驚訝自己在這一方面的潛力遠遠超過了想象中那樣。”這封信后來在眾多媒體上公開發表,還有一個正式的題目:《致中國大學生的一封信》。那時候李開復已經離開中國,但是他在這封信里留下的很多思想,一直在學生中間廣泛傳播。這一點,我們在后面還要陸續談到,現在只提一點,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孩子的潛能最大程度地發揚出來;接受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尋找“最真實的自己”,而一個“真實的自己”往往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好。美國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不要竭盡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競爭。你更應該在乎的是:你要比現在的你更強。”李開復把這句話告訴大學生們,然后說,只在一所學校取得好成績、好名次就認為自己已經功成名就,是可笑的。“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二十一世紀,競爭已經沒有疆界,你應該放開思維,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給自己設定一個更具挑戰性的標準,才會有準確的努力方向和廣闊的前景,切不可做‘井底之蛙’。”消極的圖像離他遠去,積極的圖像回來了(1)有了那次經歷,我忽然意識到原來的想法錯了。打敗別人,得第一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學會尊重你自己,能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在哪里。

——沈向洋“一個人明白一個道理,都是有一件事情作為契機的。”沈向洋這樣說,接著就開始講述那個成為他的“契機”的故事。1980年,向洋成為南京工學院自動控制系的一個大學生。那一年他13歲,是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學生”。這引起老師和學生的激動,好多人都說這學校里出了一個“神童”,但是他自己卻在心里覺得,進入這所大學是“一次失敗的經歷”。“我讓我的中學老師失望了,后來都不好意思見他。”他這樣說。實際上向洋在中學時代一直是老師最寵愛的學生,因為他年齡小,還因為他的成績好。老師們都偏愛成績好的學生,把期望寄托在他們身上,向洋的班主任當然也不例外。高考之前老師帶著向洋去體檢,就像母親帶著自己的孩子,跟在醫生身后,亦步亦趨,面色緊張,直到最后,終于吐出一句話:“我這個孩子沒有問題吧?”醫生說:“沒有問題。”老師笑了:“沒有問題就好。這孩子是‘北大化學系的預備生’。”老師雖然在開玩笑,其實在心里早為這孩子設計好未來的大學,那就是北大。可是期望也是有重量的。一個孩子在日愈優越的環境下成長起來,身上肩負著那么多人的期望。這期望比考卷更沉重。“心理壓力的承受能力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培養,我也說不清楚。”多年以后向洋回憶當日情形,那種感覺還是非常清晰:“我高考就是因為心理壓力,才失手的。”“考試考得好不好,成績單都是擺在大家面前的啊。”那些日子他整天就在想這件事。不知不覺又開始拉肚子了。他明白這不是個好兆頭,表明心里那種恐懼感正在上升,但是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有人說,自信來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懼來源于失敗的暗示。這話是有事實根據的。你心中的圖像千千萬萬,總有一些屬于你自己,它在無形之中釋放出力量,引導你朝著自己內心深處潛藏著的那個方向走去。如果你抓住的是“自信”,它就會引導你走向成功,如果你捉住的是恐懼,消極的結果就會產生。高考的第一天上午就出了問題。作文的題目是《讀畫蛋有感》。向洋知道這是在說“達芬奇畫蛋”的故事,但他心里緊張,寫了半天竟都不知寫了什么。老師在考場外面等著,見他出來,連忙問長問短。向洋還沒說幾句話,就見老師的臉色一下子刷白:文不對題。40分的作文,頂多能得5分。下午接著考數學,向洋又失手了。多少次模擬考試都是滿分,可這一次,竟然看錯一個題。最后的分數大失水準。期待中“北大化學系”是沒戲了。老師還想挽救,要他報名“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那也是向洋向往的地方,但是他再次失望:人家的招生名額已經滿員。向洋就這樣來到南京工學院。這樣一個結果在旁人看來,已經是了不起的,在他來看,當然是一次“失敗”。就像他自己說過的,他“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個天才,無所不能,有時候覺得自己什么也不是”。現在,那個“什么也不是”的形象占了上風。他開始“混”,身上那種貪玩好動的本性全部爆發出來。他迷上了足球,后來還學武術、練拳擊,“混”過一年級,“混”過二年級,又開始“混”第三年。但是“失敗的經歷”始終讓他耿耿于懷,那也許是一種遺憾,但更像是“不服氣”。內心深處有一種力量在涌動,總是在尋找新的機會重新試一試,只是自己還沒有意識到。他是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忽然意識到的。有一天,老師把他叫到自己的辦公室。這老師本是負責學生思想工作的,臨時代講電子線路課。在講臺上站了幾天之后,她的眼光就集中在這個年齡特別小又特別淘氣的學生身上。“咳,你知道你自己的價值嗎?”她對向洋說:“你不應該混啊。你應該向查禮冠那樣子才對啊。”向洋知道這個查禮冠:她是當年全國唯一的女教授,有非常了不起的學術成就,舉國聞名,也是向洋心中的偶像。現在,老師居然把他和查禮冠相提并論,這就像是有個什么東西,把他心里的那個開關打開了。“我從老師辦公室出來的時候,胸中騰起一股豪氣,真正覺得應該好好讀書,做一點事業出來。”那一天向洋做了一個決定:考查禮冠教授的研究生。但是要讓一個玩慣了的孩子坐下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克制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養成,這在任何人都一樣。談到這一點,向洋深有感慨:“紀律性是訓練出來的,小孩子是絕對不會有紀律性的,而且這一定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克制的含義不只是約束,它實際上意味著一個人確定自己的目標,并且堅持到底。這需要內心的欲望,也需要外界的力量。向洋不缺少內心的欲望,但他缺少外界的力量。看來,人的一生若要走向成功,真是需要一系列的機緣,向洋此時的機緣是他的一個同學帶來的。消極的圖像離他遠去,積極的圖像回來了(2)這一天向洋把自己的新決定告訴同學,同學聽得兩眼放光。他比向洋大好幾歲,有很強的自尊和自信,有長遠的理想,而且做事認真。在大學的前三年中,他的學習成績比向洋好很多。最重要的是,他了解向洋,兩人常在一起玩,彼此相知。“其實你這家伙比我強,”他對向洋說,“就是不自知。”“真的?”“你要是不相信,咱們就試試。”“可我就是坐不住。”“沒關系,照我說的做。”從這句話開始,每天晚上,兩個人一同走進教室,占據一個角落。同學命令向洋坐在里面的座位,而他自己坐在外面,攔住向洋出去的通路。“我想出去一會兒。”向洋很快就坐不住了。“不行。”同學斬釘截鐵。“我想去洗手間。”“也不行。”4個月后,兩個人一起考上了研究生。這一次,向洋超過他的同學,也超過所有考生,成為全系的第一名。毫無疑問,變化已經發生在向洋身上。這當然不僅僅是我們可以看到的那些東西,甚至也不是那個“第一名”,變化還發生在他的內心:消極的圖像離他遠去,積極的圖像回來了。他后來是這樣談論那次轉變的:那是對我影響很大的一件事。我好像突然就明白了很多道理,雖然說不上是大徹大悟,但也算是一個悟性。我整個人一下子變得很輕松。人這一輩子總是想證明一點什么。證明什么呢?有時候你自己也不是真的很清楚。在那之前,我特別在意的是“考試第一名”,要在每一次競爭中打敗所有人。小時候在鄉下,就是打敗鄉下人,后來到了城里,就想打敗城里人。但是有了那次經歷,我忽然意識到,原來的想法錯了。打敗別人,得第一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學會尊重你自己,能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在哪里。我想說的是,即使一個有十足自信心的人,也不一定真的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我一生都很感謝我的這個老師和這個同學。什么叫良師益友啊?這就是良師益友。他們兩人,一個讓我認識到我的價值,一個讓我證明了我的價值。明白了自己的價值,你的自信心就不會被恐懼打倒。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1)有很多東西,我曾經那么刻苦認真地學過,可現在都忘掉了,真正留在腦子里的卻沒有什么用處。還有很多東西,我現在覺得很需要,可是卻從來沒有學過。

——童欣童欣獲得博士學位的時候,適逢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他知道這里的圖形學研究小組相當強大,擁有全世界在這個領域中最優秀的人,不禁心馳神往,當即送去應聘簡歷,在一番嚴厲的招聘程序之后,他被微軟接受了。從那時到現在,5年過去了,童欣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里已是相當知名的人物。他的研究成果連續不斷地進入“世界圖形學大會”。這個“大會”是全世界計算機圖形學科學家的圣殿,也被人們公認為衡量世界一流水平的試金石。如果一個研究團體的成果被“大會”接受,那么全世界的研究團體都會承認這是一個世界一流的團體。如果一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有一次被這個“大會”接受,就表明他的研究已具有世界水平,如果他的成果能夠連續被“大會”接受,那么所有人都會認為他是一個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童欣的研究成果就具有持續不斷的性質。在過去的三年里,他每年都有一篇論文在圖形學大會上發表。這些成果讓他擁有世界范圍的影響力,也成了“微軟四少”中的一個。他的生命的起點是張家口市,在冀北崇山峻嶺間,與世隔絕。當年父親和母親告誡他“不要留在這個城市”,還要他“擺脫閉塞擺脫貧困”。于是他懷著一種強烈的沖動,離開自己的家,去杭州求學,又從杭州來到北京。如今,他和他的家人都在北京定居了。父母對兒子的一切都很滿意,最關心的是他的身體好不好,以及他是不是快樂。他承認自己很幸運,得到那么多機會,多年來付出的種種辛苦,全都有了回報。最重要的是,他在工作中感受到樂趣。當然他也有自己的苦惱,比如他總是在心里想:過去這5年“失敗要比成功多,起碼也是一半對一半”。有時候拼命工作好幾個月,寫出論文,卻被人家拒絕了。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就特別懷疑:“我做的事情到底意義何在?甚至對自己這輩子到底想追求什么樣的東西,也會迷惑。”不過,在一連串大的成功之后,他的心境比原來更平和了。“現在我成功了不會特別欣喜。失敗了也不會特別悲傷。”他慶幸微軟能夠允許他失敗,還慶幸自己“可以不斷從失敗中學到東西。”這是他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從沒有過的感覺和所有最優秀的中國學生一樣,童欣連續讀了20年書

——小學、中學、大學、碩士和博士。從7歲讀到27歲。他出生在“動亂”的年代中。這一代人的童年沒有那么豐富多彩,不像過去的孩子,有那么多屬于自己的時間,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也不像現在的孩子,可以學鋼琴學跳舞學繪畫,這一代孩子到了懂事的那一天,就開始“把被四人幫耽誤了的青春補回來”。從小學到大學,他們除了念書還是念書。“這并不是很好的經歷。”童欣后來這樣說。他上小學時,就聽到很多年齡稍大些的同學說過類似的話,可惜他還不懂得如何接受別人的教訓,一定要自己親身去體驗。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如此,要到自己摔過跟頭之后,才能慢慢悟出一些道理來。童欣小學和中學的學習成績都不錯,雖然不是第一名,但總是排在前面,所以父母對他很放心,從不過問他的考試。他對自己的能力相當自信,但他總是說自己“不是什么天才,至少我周圍有很多人比我聰明。”他總覺得聰明孩子都很貪玩,只是到了快考試的時候才用功。而他從來不敢這么干。“我不是這樣的人。”他說,“光憑聰明我是做不好事情的,我還要用一些苦功夫。”父親也相信兒子不是天才,但是他知道,聰明人一定是個會用腦子的人。所以他總是把一句話反復地對兒子說:“干活要用腦子去干。”兒子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在旁邊說:“想想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比如有一次削鉛筆,童欣堅持自己動手,他的動作笨拙,鉛筆削得很難看,“就跟狗啃的似的”。這時候父親就會把鉛筆和小刀再次塞到他的手里,讓他重新開始,還說:“要用腦子去削,不是用手削。”童欣從小到大,父親把這句話說了無數次,這成了童欣記憶最深的一句話,對他的影響特別大。他有一個驚人的素質,就是考試時心里沒有一點負擔,也不緊張。高考之前的復習階段,在很多孩子看來就像是地獄一般,一切正常的生活節奏都被打亂了,弄得一團糟。但是童欣把這件事情看作一種既定程序。自己把每天的時間安排好,到什么時間就做什么事情,連“早上買早點”、“在操場上跑步三圈”這樣的事情也一絲不茍。他也從不熬夜加班做習題。每天晚上到9點就睡覺。有時候他發現自己無法像同學們那樣日夜奮戰,不免心里不安。這時他就會想到父親說過的話,“干活要用腦子去干。”他就是在這樣一種穩定的、按部就班的生活中完成了所有學業,按照老師的要求,把該記熟的課本都熟記在心,把該做的習題都做了好幾遍,然后考上他想要的大學,沒有任何波瀾起伏,也沒有任何意外的事情發生。只是有一件事情,時間過去越是遙遠,他反而覺得距離越近,那就是他的學生時代。他越來越經常地回想那時的故事,覺得自己得到的教訓比經驗多:“有很多東西,我曾經那么刻苦那么認真地學過的,可是現在都忘掉了,真正留在腦子里面的卻沒有什么用處。還有很多東西,我現在覺得很需要,可是卻從來沒有學過,因為課本上沒有。也許課本上有,但我那時覺得對考試沒有什么用處,就沒有好好學。”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2)于是,有個念頭越來越經常地出現在他的腦海里:“如果讓我重新上一次學,我會怎么做?”看上去有點兒像一篇“E學生”的宣言書: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會在數學和英語這兩門課多下一些功夫。因為我越來越覺得這兩門課重要,可惜上學的時候不明白這些。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就不會像從前那么賣力地讀死書。我不會僅僅為了分數就拼命去學那些我不感興趣的課程。我可能只讓它及格就夠了。我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學一些課本以外的東西。我會培養自己的興趣。我要讀更多的書。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會更自覺地去掌握學習的方法,而不再只是灌輸知識。現在看來,我的知識還是太死。這樣的知識積累得越多,大腦就越是不能進入特別活躍的狀態。我現在才懂得,死記硬背的人聰明一時,尋找方法的人聰明一世。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會請老師改變他們的教育方法。他們太重視對與錯,太忽視提出問題。他們讓學生得到了很多知識,但是并沒有讓學生掌握應用知識的方法,也沒有讓學生學會獲取新知識。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不會花那么多時間去背書,因為我已經明白,最重要的不是記憶,而是理解。你對你所學的東西要有一個理解,就像我爸教育我的話,你要用腦子來干活。用簡單的重復來掌握知識,可能是最笨的方法了。如果有機會重新上學,我一定會變得更聰明。我爸爸還有一句話,如果你是聰明人的話,看到別人摔一個跟頭,你就不會摔同樣的跟頭。如果你不是很聰明,你可能自己摔一個跟頭,不會再摔第二個。如果你是最笨的人,你下次還要摔同一個跟頭。我已經看到了別人摔的跟斗,也看到了自己摔的跟斗,至少,我不會再摔同樣的跟斗。自信的力量那些敢于去嘗試的人一定是聰明人,他們不會輸。因為他們即使不成功,也能從中學到教訓。所以,只有那些不去嘗試的人,才是絕對的失敗者。

項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費發布服務,但對信息的合法性、實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名錄資源由會員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傳,個人信息均經處理后發布,如有遺漏戓涉嫌侵權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請將“該頁網址和需修改及刪除的內容”發至本站郵箱戓留言給我們處理。凡注冊會員并發布信息或名錄資源的,均可定期獲得全球項目參考及合作機會。本站名錄資源概不對任何第三方開放,更不提供如交換、出售及查詢等服務!
項目合作及建議請留言:請理性留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姓名: 手機: QQ號: 微信: 郵箱:
驗證碼 點此換一張
關于我們 招商培訓 代理招商 代理投資 代理融資 代理政策 戰略伙伴 服務外包
廣告報價 匯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費發布 網群建設 誠聘英才 網站導航 設為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