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
姓名:陳家順 年齡:45歲
職務:云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縣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
語錄:農民工的一個眼神、一滴眼淚、一句話語,我都能讀懂。
2007年9月,陳家順第一次以農民工的身份被應聘到了企業,成為了一名“臥底工人”。而到企業臥底,他沒有別的目的,只為了深入企業,同農民工同吃同住,以最接近農民工的姿勢,了解和認識農民工朋友的生活和工作。
在“臥底”的幾年間,他先后當過操作員、倉庫保管員,干過裝卸工,當過民辦教師,甚至還養過豬。如何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摸清農民工工作、吃住、工資待遇和勞動時間,成為了他工作之余的另外一重要“工作”。
從2007年開始,他通過臥底的方式考察了義烏市及周邊縣市的678家各類企業,為農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況良好的企業信息。
帶隊赴義烏 并許下3個承諾
一個元宵節的第二天,他帶上了286人的團隊,踏上了前往義烏的列車。為了給這個團隊所有隊員一顆定心丸,陳家順作出了3個承諾,“如果給推薦的企業、崗位不滿意,保證爭取至少3次換崗機會;只要大家保證做合法合理的事,廠家差一分工資,都保證幫你們要回來;只要大家踏踏實實工作,每月平均工資不少于2200元,少一分就找陳家順。這一顆定心丸也給遠離家鄉的農民工們一份篤定的勇氣和信心。
徐樹榮是跟陳家順到義烏打工的第一批農民工中的一員,談及這位帶領大家走出云南的局長時,徐樹榮說,“他是個很實在的人,很好相處,說得到做得到,一點官架子都沒有。”
據徐樹榮回憶,2007年,夫妻倆第一次外出打工,由于兒子在家無人照看,直到班主任給他打電話,他才知道兒子一直沒去上學,“這時,陳局長剛好有事回家,沒想到他最后幫我把兒子帶到了義烏,不僅幫買火車票,還一路上照顧得很好。”
徐樹榮表示,自己能安心在義烏上班,得感謝陳局長的關懷和照顧,“他不僅解決了我的工作問題,還幫我解決了家庭問題。”
臥底生涯中 創造了不少“傳奇”
陳家順一直是義烏市陽光學校校長“念念不忘”的敬業教師,因為他才到學校一周就帶頭為全校老師做課評,更因為他所帶的班級在新學期第一次考試中數學成績就能排上第一。和校長一樣,浙江省最大生豬養殖企業華統養殖公司副總朱文文依舊記得當年陳家順應聘時的情形。“不談待遇,只求試用一個月”。
除了這些“傳奇”的求職經歷外,這位“臥底局長”總是每天準時地提前守在倉庫大門口,不動聲色地為師傅滿上茶水。在臥底生涯中,陳家順說,他從一名打工仔的經歷中收獲了寶貴的財富。
而這一切對他的褒獎其實還要追溯到2004年。當年陳家順連續帶領7批人到廣東打工,但由于心理期望和現實差距太大,嚴重挫傷了外出務工人員的積極性,返鄉率高達80%以上。因為這些,有群眾指責他“憑嘴飆”、政府亂引導。最讓他難過的就是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你收了老板多少黑心錢?和老板合伙來騙我們!”
于是在痛定思痛后,陳家順開始尋找答案,如何讓農民工信任?“只有懂得,才能相信。”于是,他踏上了“臥底之路”。
天然親近感 幫農民工似幫家人
在得知自己被推選上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后,陳家順覺得自己很幸運。他表示,學生就應該好好學習,農民工就應該踏踏實實打工,同樣,作為一名公務人員,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對于女兒、農民工、同事,他都是這樣以身作則進行教育的。
之所以對農民工會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愿意為他們做實事,除了有本職工作的原因之外,還因農民的各種酸甜苦辣陳家順都曾感受過,對農民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據他介紹,自己的父母是農民,兄弟姊妹如今也是農民,“為農民工做點實事,就感覺是在幫家人做實事。”
今年1月,陳家順被借調到曲靖市人民政府駐長三角招商分局,任該局副局長,主管招商引資。相比之前,他的工作重心發生了轉移,但是他心里從未把農民工的事放下。
在今年2月19日的“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頒獎晚會上,關于陳家順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為鄉親臥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孫黎薇 實習生 彭婷婷)
(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