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末,老撾工程承包市場開始收縮,招標項目減少,項目規模偏小,尤其是近三年最為突出。以2001年為例,老撾全年國際招標工程項目僅有2000多萬美元,除幾條鄉村道路改造工程外,幾乎沒有大的工程承包項目。由于投標者太多,招標者就把一條道路切成若干個合同段來招標,并把價格降到極限(中標價低于標底價的一半),使中標者除勉強維持生存外,很難有盈余。
一、工程承包市場逐步收縮
造成老撾工程承包市場萎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世行、亞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對老貸款大幅減少。外援在老撾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1997年以前,老撾每年接收外援和貸款約3億多美元,其中貸款部分占1/3強,約1億多美元,且多用于基礎設施建設。1998以后,由于世界經濟下滑,世行和亞行等國際金融組織減少了對老撾的貸款,貸款額年均不足1億美元。如1998年為9170萬美元、1999年為6660萬美元、2000年為7100萬美元、2001年為9645萬美元、2002年預計為1.4億美元。
此外,西方國家此前在國際援老園桌會議上允諾的巨額援老資金至今未見兌現,一些項目無法付諸實施。
2、本國經濟下滑。由于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影響,老撾經濟至今仍是困難重重,政府無力拿出相應的配套資金進行新的基礎設施建設。據老撾政府最新統計顯示,2002年度GDP增長率降為5.7%,人均GDP降為326美元,財政預算赤字達13815億基普,老幣幣值跌至近年來的最低點,兌美元的比價為11000:1,外貿出口下降2%。
3、水電發展建設步伐放慢。上世紀90年代初,老撾政府結合自身優勢,以BOT方式與外商合作實施了幾座大型水電站建設項目,水電站建設曾一度成為老撾承包工程市場的一個熱點,項目發包額達數億美元。而1998年以來,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老撾幾乎沒有實施大的電站建設項目,幾個此前已簽妥合同或備忘錄的大型水電站建設項目也因融資困難而推遲。
二、工程承包市場競爭激烈
1、老撾沒有統一的招(議)標管理機構,政府對外來的承包商也沒有嚴格規定注冊要求,凡世行、亞行等國際金融組織以及外國私人投資公司實行的國際招(議)標項目,國外承包商均可投標,中標后即可進入老撾市場。這樣,就使外國公司加入老撾工程承包隊伍的機會增多,對本來十分有限的工程承包市場形成威脅,競爭加劇。
2、通過與國外承包商的長期合作,老撾本國承包商的承包經驗和競爭能力有所提高,競爭意識進一步加強。他們的隊伍不斷壯大,設備越來越齊全,強有力地加入到國際工程承包的行列,與國外公司一道競爭。此外,在同等標價下與國外公司競標時,當地公司還享有7.5%的優惠。
3、越南、泰國及其它國家的一些工程承包公司,在面臨國際劇烈競爭的情況下,利用自身政治和地緣優勢,加緊搶占老撾工程承包市場步伐。如越南利用與老撾的特殊政治關系,爭取老撾工程承包市場過半份額,泰國利用地緣、人文及經濟優勢,爭奪對己有利的市場等。
4、在老撾承包工程,承包商花去相當部分費用和精力打點有關官員已是不爭的實事,同時也是承包商奪標的一種手段。近年來,老撾政府將項目部分招標權力下放到省一級主管部門,形成的又一利益關系網絡,更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競標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