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的金融體制改革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改革之前,除央行外,尼泊爾只有兩家商業銀行,即政府全資的尼泊爾工商銀行(RBB)和政府占51%股份的尼泊爾有限責任銀行(NBL)。這兩家銀行的金融資產占尼泊爾整個金融資產的50%,其分支機構遍布全國,社會福利性的職能遠遠超出其商業職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家政府掌控的商業銀行逐漸出現嚴重的經營和管理問題,越來越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和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經政府批準,三家外國銀行與尼泊爾成立了三家合資商業銀行,同時尼政府在世界銀行的幫助下,對其金融系統進行了分析研究和戰略調整,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 為加強和改善兩家國有商業銀行的運營機制,首先注資4.43億盧比進行了資產重組,然后注資31.2億盧比用于盤活債務和償還死貸。
(二)在兩家商業銀行分別成立了貸款回收部
(三)尼央行對這兩家銀行采取特別措施,完善其運行機制。如重新制訂了貸款分類制度和利息掛帳財務規定并啟動了資金供應機制。
(四)銀行可自主決定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
(五)對國有企業經政府擔保的銀行借貸,政府出資分別償還了4億盧比和2.6億盧比。
(六)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對尼央行提供了技術幫助,建立銀行監察機制并相應擴大了人員編制。
(七)允許尼央行對尼泊爾工業開發公司(NIDC,代表政府行使對工業企業提供貸款的職能)進行監督。
(八)1989年對商業銀行法和央行法進行了修訂補充,1990年對尼泊爾工業開發公司法進行了修訂補充。
(九)1989年成立了信貸信息局,負責發布信貸信息。
上述措施對改善當時的金融環境無疑是正確的,但實行的改革只是零打碎敲,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并未從根本上發揮作用,也不可能保持一個長久的發展勢頭。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基于政府采取的自由經濟政策,尼金融業已從諸如“銀行和非銀行自由進入”、“完全自主決定利率”,“實行穩妥的調節措施”等這些提倡競爭性的政策中獲益。在九十年代的十年中,政府又陸續出臺了一些改革措施。
(一)制訂法定流動資金撤出比率。
(二)允許商業銀行持有部分外匯。
(三)允許私人開立個人外匯帳戶。
(四)連續下調現金儲備比率和融資比率。
(五)政府在尼泊爾有限責任銀行持有的股份向私人和合作伙伴轉讓。
(六)為規范商業銀行的業務,對金融規范條例進行了標準化管理,涉及貸款分類、資金需求、流動資金定額、資本金以及擴資和資金積累的界定、金融票據的再次貼現等。
(七)針對一些個別情況,還相應制訂了其它一些標準規范。
二、改革取得的成效
金融體制對于保持經濟的持續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建立一個健康富有競爭力的金融市場是非常重要的。金融體制對經濟的重要性體現在集中使用資源、降低成本和風險、提供和增加商業機會、提高資源分配效率、推動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增長。
由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經濟自由化的實施,尼泊爾的金融體制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實施經濟自由化后的近二十年間,金融機構不斷增多,呈現多樣化趨勢。截止2004年1月,尼泊爾金融機構包括17家商業銀行,18家開發銀行,5家地區級農業開發銀行,116家郵政儲蓄銀行,58家金融公司,具有部分銀行職能的34家儲蓄信貸合作社,44家小型非政府信貸機構,1家擁有股票和證券交易網點的股票交易市場,17家保險公司,1家就業者基金會,1家信貸擔保和儲蓄保險公司,1家公民投資信托公司。
在這些金融機構中,商業銀行、開發銀行、區級農業開發銀行、金融公司、金融合作社以及民間金融實體接受央行的規范管理。保險公司受控于保險委員會,證券交易市場受控于證券委員會,其它金融機構由政府的相應部門進行管理。
隨著金融機構的增加,儲蓄和信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金融體制在質量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和改善。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未充分地向民眾提供日益增長的收益。二是未充分地通過提高收益水平促進經濟的發展。三是未積極地創造就業機會。四是未創造內力促進自身的發展。
三、金融體制改革所要實現的目標與計劃
尼政府確定進一步完善金融體制,實現改革目標,并擬訂了改革計劃。
(一)所要實現的目標
1、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銀行,通過發布必要的金融和外匯政策,穩定物價,保持收支平衡,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
2、建立和保持強有力的銀行系統和非銀行系統。
3、改善金融體制內現有的立法和司法制度。
4、改善銀行系統內審計和財會制度。
5、通過適當的曝光和競爭,嚴明金融紀律。
6、更多地啟動扶貧脫困項目。
7、重新調整政府和央行作為金融機構所有者的參與力度。
(二)擬在第十個五年計劃(2002-2007)實施的改革措施
1、調整央行職能。
從戰略上講,隨著2002年12月30日出臺的新央行法,政府已經強調了央行重要和強有力的作用并賦予了責任和義務。政府已經全力支持央行在加強銀行監督和實施規范方面所做的努力。因此,央行在金融領域內應集中精力搞好幾方面的工作:
加強央行的調控和監督審查能力,完善金融領域內現有的立法條款和規章制度。提高國有銀行的競爭力,理順所有權關系。壓減多種銀行操作體系,改革審計和財會制度。建立基礎廣泛的銀行體系,建立銀行家培訓學院,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和資信評級機構,調整信貸信息局。加強地區級農業開發銀行,加強央行研究和金融監察能力。滿足部門間的金融需求,建立地區級的發展銀行。擴大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啟動尼農業開發銀行和尼泊爾工業開發公司的重組項目。啟動人類資源開發項目。加強辦公自動化和互聯網的應用。
2、重組尼泊爾工商銀行和尼泊爾有限責任銀行
剝離不良資產,改善資產狀況,滿足良性運營要求。合理建立分支機構,尋求健康發展。培訓員工,為替換聘請的外國管理小組做準備。恢復贏利并為私有化做準備。
3、加快立法改革。
發布資產管理公司法(草案已送政府審批),發布破產法(草案已送政府審批),發布債券轉讓法(草案已送政府審批),對2002年央行法進行修訂補充(草案已送政府審批),起草資信等級評定機構法,起草債券法,對金融中介機構法和合作社法進行修訂補充,起草其它必要的金融立法法規等。
4、改革開發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
改革農業開發銀行,包括分離商業運作和開發運作,并使其私有化。改革尼泊爾工業開發公司。改革尼泊爾保險公司。改革就業者基金會,加強監督措施。建立和發展更加集中的面向市場的小型信貸機構。央行擺脫銀行開發職能。
5、加強和發展證券市場。
一是改善立法和運營狀況;二是鼓勵更多的私人專業人員參與;三是引進上市新券種;四是嚴格上市標準。
四、幾點思考與建議
尼泊爾目前的金融體制改革與我國目前的金融體制改革在總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除央行外,減少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政府行為,強化商業運作,逐步過渡到股份制或私有化。
尼泊爾雖是小國,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與我國的金融規模和實力不可同日而語,但其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在某些方面還是邁的比較快的。尼政府認識到,要想建立一個健康的金融體制,革除其設置和結構上的缺陷,保證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有必要對金融體制繼續進行不斷的改革。為此,尼泊爾政府鼓勵國外銀行或金融實體來尼泊爾進行合作,同時也期待著繼續得到來自雙邊和多邊援助機構的支持和幫助。
尼政府在金融領域實行“自由進入政策”,對任何外國銀行或金融實體一視同仁。尼國內的銀行、金融機構、公司或個人均可以與外國金融機構合資成立銀行、保險公司或其它金融實體,只是在投資比例和注冊金額上有所限定。在尼泊爾目前的18家商業銀行中,有16家是私人或是與國外銀行合資的銀行。隨著我國與尼泊爾經貿關系的發展和金融業務往來的增加,勢必會形成關系緊密的合資或合作實體。目前尼泊爾有許多銀行或金融實體希望加強與中國在金融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希望國內有長遠眼光的銀行或金融實體來尼泊爾合資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加深兩國金融界的交流與合作。
尼泊爾是我國友好鄰邦。兩國邊境線長達1400公里。兩國間陸運口岸貿易量越來越大,客觀上需要金融業的支持。建議兩國間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發展銀行間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