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對外援助分為無償援助(Grant Aid)和技術合作(Technical Cooperation)兩種,均由KOICA負責實施。無償援助分為提供設備(Provision of Equipment)和項目援助( Project Aid )兩種,技術合作分為下列三種:
1、在韓國舉辦的培訓(Invitation of Trainees)。邀請政策制定者和技術人員到韓國接受培訓。
2、 派遣專家(Dispatch of Experts)。專家包括經濟、技術專家以及醫生和跆拳道教練。
3、派遣海外志愿者(Dispatch of Korean Overseas Volunteers) 。韓國海外志愿者有明確的宣傳口號:We Share What We Have; We Respect Who They Are. 意為"分享所有,尊重對方"。
韓國人民普遍認為,人力資源的發展在韓國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韓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也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領域的合作。自1991年成立后,KOIKA共舉辦了與經濟政策、公共管理、農業、漁業、工業技術、信息技術及其他發展領域相關的818次培訓教程,邀請了來自155個國家的14280人赴韓國參加培訓。韓國還在35個發展中國家援建或協助建設了67個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或學校項目,包括在我國建立了一個大型職業培訓中心;向33個國家派出了1343名韓國海外志愿者。韓國對外援助最多的20個國家(2001年)詳見附表1。
韓國人力資源合作的重點在于邀請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和技術人員赴韓參加各種介紹韓國發展經驗和具有比較技術優勢的培訓課程(Invitation of Trainees),這也是韓國人力資源合作領域影響最大、最卓有成效的一種方式。
非洲土地廣袤、人口眾多,卻經濟落后,市場有限,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原因在于:盡管冷戰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結束,但非洲許多國家的內戰、地區沖突并未隨之結束,發展經濟的前提條件和平與穩定沒有具備。西方援助國一直要求非洲各國政府推行"良政",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韓國則認為根本原因是非洲缺乏建設國家、發展經濟的人力資源。因此韓國發揮自己的長處,將對非洲援助的重點放在人力資源方面。
韓國對非洲的援助重點在北部非洲埃及、南部非洲南非、和非洲政治中心埃塞三國。韓國對非人力資源合作前20名國家(2001年)詳見附表2。
韓國培訓可供我借鑒之處:
1、我國目前人力資源培訓情況:
鑒于非洲許多國家越來越將加強能力建設特別是人力資源發展做為一項發展經濟的國策,我國對非援助也加強了在人力資源領域的合作,如2002年中非合作論壇高官會在埃塞召開期間,我國通過政府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向主辦國埃塞提供了1000萬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協議中明確指出這筆贈款將用于兩國間的人力資源合作。另外,我國對非洲的培訓除每年原有的中非經濟管理官員研修班和TCDC技術培訓外,2002年舉辦了第一期中非部長級研討班,2003年將舉辦第一期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和經驗研修班。我國目前對非洲人力資源合作情況詳見附表3。
2、韓國人力資源合作可借鑒之處:
韓國在人力資源領域的一些合作方式可供我借鑒。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培訓形式多樣。在韓國舉辦的培訓(Invitation of Trainees)形式有下列5種:
定期培訓(Regular Training):類似于我國的經濟管理官員研修班或TCDC培訓。
國別培訓(Country-Specific Training):根據某一國家要求開辦的培訓班。參加名額2至15人不等,培訓時間10-15天。
地區培訓(Regional-Specific Training):根據某一地區特別需求開辦的培訓班。參加名額一般15-25人,培訓時間一般約10天。
與國際組織聯辦的培訓(Joint-Training wit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如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舉辦的培訓班。
與其他國家聯辦的培訓(Joint Training with Another Country):如與日本、新加坡、以色列等國共同舉辦的培訓班。
我國的在華培訓中,國別培訓僅有對朝鮮的培訓,地區培訓有對亞太、非洲、拉美和東歐等大區域。建議我國今后有針對性地舉辦一些面向其他重點友好國家如埃塞、友好地區如東非地區的培訓。
2、課程設置豐富。
韓國培訓共有基礎與社會服務、經濟基礎與服務、生產、多邊領域等4個大領域。其中,基礎與社會服務分為教育、衛生、政府與行政等6個類別63門課程;經濟基礎與服務分為運輸與倉儲、銀行與金融服務、通訊等3個類別22門課程;生產分為能源、農、林、漁、工業、貿易、旅游等7個類別40門課程;多邊領域分為環保、婦女發展、發展理念等4個類別15門課程。而且培訓中有許多非常富有特色、很受發展中國家歡迎的課程,詳見附表4、5。
我國技術培訓較多,經濟管理領域方面的培訓雖然近年有增長,但總體數量仍較少,且多對高層官員,缺乏一些針對一般經濟、管理官員反映我國發展經驗的短期培訓。 而埃塞上至總理,下至一般官員,都非常希望學習我國20多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他們認為這些經驗對于發展中國家是一筆獨特而寶貴的財富。埃塞高層官員經常表示,埃塞與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兩國都是文明古國、人口大國、農業大國,中國在農村減貧發展、解決人民溫飽問題、發展中小企業、吸引外資等方面的許多發展經驗埃塞都要學習借鑒。埃塞要象中國一樣,尋找適合自己國家的發展道路。埃塞訪華的高層官員對我國改革開放后的經濟飛速發展印象深刻,2001年我國申辦奧運會成功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埃塞也引起很大反響,埃塞政府迫切希望通過與我國加強全面合作以學習和借鑒我成功的發展經驗。在雙邊關系上,埃塞總理梅萊斯明確提出,要把中國作為埃塞發展的重要戰略伙伴。而埃塞外交部長曾表示,中國對埃塞,乃至對非洲的發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埃方官員希望我國增加一些反映我國發展經驗的培訓,他們希望通過到我國參加培訓既學習我國改革開放的經驗,也親身感受一個古老民族、人口大國的崛起。而加強經濟管理領域的人力資源合作也有助于培訓對我友好的力量。如埃塞原經濟發展與合作部、現財經發展部主管雙邊合作的司長2000年作為中非經濟管理官員研修班學員赴華參加培訓,埃塞貿易工業部主管工業發展的司長2002年赴華參加中非經濟管理官員研修班培訓。他們實地感受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對華非常友好,有利于我館開展雙邊合作活動。財經發展部主管中國事務多年的高級經辦、經辦多次向我館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經管亞洲合作事務,常有機會到日本、韓國參加培訓,卻從未到過我國,希望我們今后為從事中埃塞經濟合作的一般官員舉辦一些培訓班。
駐埃塞俄比亞使館經商處
2003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