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縣位于安徽省西部的長江北岸,西以白兔湖、菜子湖與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與安慶市毗鄰,北與無為、廬江縣接壤,東南與銅陵、池州市隔江相望.縣域總面積為1808.1平方公里,耕地42130公頃,山場34000公頃,水面42000公頃.現(xiàn)轄22個鄉(xiāng)鎮(zhèn),431個行政村(居委會), 95萬人口.境內(nèi)有11個民族居住.樅陽鎮(zhèn)為中共樅陽縣委和樅陽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樅陽縣轄13個鎮(zhèn)、9個鄉(xiāng):樅陽鎮(zhèn)、固山鎮(zhèn)、湯溝鎮(zhèn)、老洲鎮(zhèn)、陳瑤湖鎮(zhèn)、周潭鎮(zhèn)、橫埠鎮(zhèn)、項鋪鎮(zhèn)、錢橋鎮(zhèn)、麒麟鎮(zhèn)、義津鎮(zhèn)、浮山鎮(zhèn)、官埠橋鎮(zhèn)、鐵銅鄉(xiāng)、鳳儀鄉(xiāng)、長沙鄉(xiāng)、錢鋪鄉(xiāng)、金社鄉(xiāng)、白梅鄉(xiāng)、白湖鄉(xiāng)、會宮鄉(xiāng)、雨壇鄉(xiāng)。 樅陽縣歷史悠久,在舊石器時代,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時為宗子國,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縣,屬廬江郡,名曰“樅陽”,距今已有2100多年。漢武帝劉徹南巡至樅陽射蛟于江中,曾作《盛唐樅陽之歌》。晉代陶侃曾任樅陽令。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同安縣。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縣為桐城縣。1949年2月